旭阳集团:期现结合“宝剑”锋从磨砺出 
引言 根植于现货,再用期货辅助经营,实体企业在产业与期货相结合的道路上已迈向了一个新台阶。前一段时间朋友圈中一则“旭阳产业基金一号”的认购广告曾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旭阳基金的母公司——旭阳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独立焦化企业,在传统套期保值的基础上,业务还拓展至套利、专业化投资等。期货日报记者日前专程走访了旭阳集团,以揭开这位产业+金融模式“领跑者”的神秘面纱。
?体验“旭阳人”半天的忙碌 .?
位于北京市西四环总部基地的旭阳集团金融事业部办公室内,有十多台一机四屏的电脑,屏幕上闪烁的报价需要交易员时刻关注。 春天的午后,暖暖的阳光透过窗台洒进室内,使这一方小天地温暖而惬意。一杯沁心茶、一缕阳光让人不禁有些慵懒,但看到电脑屏幕前交易员那专注的神情,顿时又感觉神清气爽。 “看样子,今天可以提前收工了。”办公室的一个交易员感慨道,煤焦钢加上甲醇,全线涨停!遇到这种大行情,可以暂时松口气了。相关人员感叹,出现如此大的行情,“幸福”来得有点太突然,这需要部门重新梳理下交易逻辑和思路了。 此时,集团现货部门也是“其乐融融”,黑色系及化工品期货的大涨助推了现货市场价格,来电询价的下游客户络绎不绝。与此同时,远期纸货交易的价格也站上阶段性高点。 收盘后,投研部还在紧张忙碌着。近几日的大行情以及后期的可持续性,都需要投研部门细致分析及研判。看到记者,几位研究员迎了过来,一起聊起了市场的新动向。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4点,套保部、市场部、投研部等二十几位成员集中在3楼的会议室,金融事业部每周的例会如期举行。只是这次会议开得时间更久一些,大家似乎有聊不完的话题。 日落时分,旭阳集团金融事业部一天的忙碌看似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晚间9点夜盘开盘后,交易员们又要全身心投入到“战斗”中。 应对风险搬来期货“救兵”
团队协作、效率高是期货日报记者在旭阳集团走访时的最大感受。成立专门的金融事业部,在实体企业中并不常见,很多企业只有3—5人的期货部。旭阳集团设立这种集套保、贸易、投资、研发、风控为一体的综合部门,与公司对期货的重视及成熟运用密不可分。 2011年以来,黑色产业链产品价格呈现持续下跌走势,焦化行业和上下游均处于艰难的去产能阶段,企业还面临融资困难、环保压力加大等困难。“依靠传统的经营模式和方法已经很难在行业中立足。”旭阳集团营销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陈志胜向记者坦言。 以往冬储是焦化企业的惯例,由于冬季雨雪天气往往造成运力紧张及运费上涨,企业通常会在年前大量备货以保障原料供应。但2011年以后,随着黑色系品种价格的持续下行,形势发生了逆转,冬储煤第二年开春便成了“烫手山芋”。 在陈志胜的印象中,近两年焦化厂的日子最为艰难。从去年年初到年末,焦炭价格大约降了300元/吨,煤价也平均降了220元/吨左右,化工品价格遭遇“腰斩”,工厂只要是拿着订单,基本都是亏损的。如何既能存货又能躲避下跌风险,成了更多实体企业思考的问题,期货工具解了市场的燃眉之急。 现货价格下跌时,如何避免采购的原料出现损失,这是旭阳集团最初接触期货的最大动机。“我们就跟远大集团和中邦实业进行了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知道了期货能够对冲风险。”陈志胜表示,旭阳集团最早是通过贸易上的“买现货,抛期货”来规避风险。 后来,旭阳集团参与了焦炭期货和甲醇期货的第一次交割,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在2013年到2015年的这波下跌行情中,我们也找到了很好的卖点,期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陈志胜说。 在之前没有避险工具时,焦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比较薄弱,只能依靠库存调节,价格上涨时库存多一些,下跌时库存少一些,但是很难能调整到位。正是因为考虑到下跌趋势中的库存风险,现货企业不得不扭转原有的经营思路。 据陈志胜介绍,旭阳集团当前的经营,一方面要求现货焦炭不落地,跟着市场价格走,减少落地的损失;另一方面对客户实行预售款管理,给企业让利,但不能赊销,以保障资金的流动性。此外,在期货上放一定的头寸,做趋势性套保,不留敞口,做趋势性的判断。“除了我们的产品外,我们现有的贸易也要求没有敞口。”他说。 “在期货价格判断上,我们有现货支撑,包括下游三十几家钢厂库存的信息,我们了解得很深入。”陈志胜表示,集团要求业务员及时对钢厂的库存、价格、产量、销售和资金状况进行了解,在第一时间对市场有所判断。通过对市场科学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期货市场出现合理利润区间的情况下,集团对未来的产量进行大比例套保,锁定生产利润。 “在套期保值前,各部门会对现货趋势进行分析判断,如为上涨趋势,则套保少做或缓做;如为下跌趋势,可根据价差及现货库存全部进行保值操作。”陈志胜称。 此外,旭阳集团对贸易敞口或订单也进行套保,对冲单边交易风险。结合现货库存情况,包括工厂库存、港口贸易库存、订单合同等,进行净头寸风险管理。 陈志胜告诉记者,近年来,旭阳集团通过积极参与期货套保,采用期现货结合的经营模式,积极转变经营思路,建立全新的风险管控方法,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益。 期货市场的发展给企业提供了很好的轻资产配置平台,旭阳集团可根据资金的紧张程度进行调拨,避免了短期资金紧张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期现结合模式运用娴熟
. 一直以来,旭阳集团在黑色产业链的成熟运作,成了企业在业内的“名片”,记者也是为此慕名而来。谈及这一点,陈志胜坦言,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只是在套保大原则下,旭阳集团会根据现货业务的需要及不同特点,对期货套保操作进行更加细化的分类与管理。 据他介绍,2014年12月受烯烃开工预期增加影响,甲醇期货1501合约价格大幅上涨,当时旭阳集团通过月度供需平衡表分析出2015年1月现货供大于求,且当时现货价格涨幅不及期货,期现价差扩大,期货卖出利润可观。因此,在1501合约上将2015年1月的5万吨产量提前分批卖出套保,有效地规避了后期的价格下跌风险,期现对冲后还实现净利润2110万元。 实际上,在套期保值操作过程中,旭阳集团也总结出了自己的操作逻辑和风控方法——“一点两线”。所谓的“一点”就是建立企业自己的逻辑,有自己的分析体系,正确判断市场,形成方案并执行;“两线”是利润回撤线和止损线,期现货合并计算利润,通过价差的形式操作。在陈志胜看来,“一点”是投资的根本基础,“两线”是套保交易的保障。 除了套期保值,套利交易是旭阳集团的另一“杀手锏”。但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套保,套利交易非常复杂,需要操作人员对行业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对品种走势时间节点把握得非常好。 2015年2月,焦炭期货1505合约一直在1030元/吨附近波动,焦煤期货1505合约在730元/吨一线波动。旭阳集团通过分析,此时可以做煤、焦价差缩小套利。2015年4月30日前后,焦炭期货平仓均价在880元/吨,焦煤期货平仓均价在700元/吨,买煤抛焦操作每吨盈利110元。 不仅对黑色系品种套利运用娴熟,旭阳集团在化工品上的操作也得心应手。2016年1月PP生产利润较差,多个企业检修、降负,对烯烃价格有支撑。甲醇下游需求疲弱,价格承压。旭阳集团决定做多PP、空甲醇,即使化工品整体出现反弹,PP上涨幅度也应该高于甲醇。考虑到这一点,旭阳集团在PP和甲醇价差达到理想点位时分批建仓,交易获利可观。 “跨期套利、跨品种套利我们都在做。”陈志胜告诉记者,在国内商品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中,期现结合的经营模式不但能够有效地发现市场风险,同时也能规避部分市场风险,锁定部分利润或扩大盈利。
期货投资向专业化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旭阳集团在拓展上下游渠道的同时,不断深化业务转型升级,不再是传统的买卖经营方式,也不是简单的期货投资交易行为。 近年来,私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借助这股“东风”,不少实体企业也加入了成立私募基金的行列。依托集团业务平台及经验,旭阳集团2015年5月成立了旭阳私募基金公司,走上了专业化的投资道路。 据记者了解,旭阳基金主要策略包括焦化相关品种的期现、跨期、跨品种等套利策略和趋势策略,实盘表现良好。截至目前, 旭阳基金有6个CTA团队多核驱动,充分发挥投研实力,套保账户及资管产品各有千秋,年化收益平均在30%以上。 “这次和永安期货合作,我们发的是一只管理型产品。”陈志胜告诉记者,之所以会选择走更专业化的道路,是因为旭阳集团专注研究黑色产业链,经过3年的市场磨砺,建立了投研一体的交易团队。 据了解,旭阳集团建立了立体式的研究框架结构体系,专人负责宏观研究、行业研究、品种研究、策略研究,在做好旭阳集团主业品种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相关上下游行业产品研究范围,在包括原油的化工品上下游链条上,形成系列化、全景式的研究架构。同时,旭阳还利用行业资源及信息优势,开展相关证券股票市场的关联研究,开拓新的业务盈利点。 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期货投资过程中,旭阳集团建立了科学的期货投资决策流程及完善的交易制度,包括《旭阳集团期货、现货套保操作流程》《旭阳集团期货操作风险控制流程》《旭阳集团投资风险控制管理暂行办法》等,有效规范套期保值等业务开展,在制度体系上能够最大程度支撑业务发展,科学保障业务高效开展。 重视利用期货工具及创新,使旭阳集团成了当前行业转型道路上当之无愧的“领跑者”。如今,其还在积极创新行业基差点价模式,努力推广“托克模式”提供价值服务。 “在焦炭出口业务中,旭阳集团作为焦炭供应商,通过和国外采购商托克签订长期销售协议,稳定销量,创造性地采用‘期货点价+基差’的定价方式,运用更加灵活、便利、有竞争力的商业价格条款,同客户建立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陈志胜表示,在扩大市场销售份额的同时,深入结合期货套期保值,进一步稳定经营利润,稳定企业生产。“这种‘长协+全产业链套保’的营销模式能够为旭阳业务提供长期而有力的支撑。” 正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期货这门“功课”上,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才能真正做到“笃行”。旭阳集团用实际行动证明着产业+金融服务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