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海良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系国海良时期货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注册资本2亿元。公司是中国期货业协会普通会员、浙江期货行业协会特别会员。公司致力于成为业内领先的商品、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服务商,从服务实体经济出发,提供仓单服务、场外期权交易、“期货+保险”、远期互换、含权贸易等丰富多样的期现结合的产品及服务。公司已建立成熟的场外期权每日报价体系,为客户提供场外期权个性化定制服务;已取得22个期货品种、3个期权品种的做市商资格,以及大商所商品互换交易商资格,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2017年荣获郑商所“优秀风险管理子公司”,2018年、2019年分别荣获上期所“做市业务项目特别贡献奖”、“做市业务金奖”,2020年荣获大商所“期货做市商最佳贡献奖”、郑商所“优秀期货做市商奖”。2020年,国海良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营业收入6.23亿元,同比增长12.25%。
一、组织架构及人员配置
公司下设综合管理部、财务部、合规法务部、运营管理部、场外衍生品部、做市商业务部、协同部、农产品事业部、工业品事业部9大部门。公司人员学历较高,大部分员工有超过 4 年的金融工作经验,人才结构趋于合理。
二、业务情况
(一)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保险+期货”助力金融扶贫
作为最早一批参与交易所服务产业及三农试点项目的公司,自2016年以来,公司一直紧紧围绕各大交易所的试点工作要求,加大“保险+期货”项目试点工作的推进力度。
2020年1月,公司云南永德县橡胶“价格保险+期货”试点项目顺利完成结题。本项目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当时为国家级贫困县。本次试点计划对永德县全县橡胶提供保障,投保面积为4.149万亩,投保产量为4000吨,总保费360.72万元,产生赔付240.92万元。项目采用增强型亚式期权与基差风险保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项目综合保障效果。
2020年4月,公司甘肃省秦安县苹果产业扶贫收入保障计划政府采购项目顺利完成赔付,本项目位于甘肃省秦安县,投保标的为苹果,规模1500吨,覆盖种植面积1000亩,农户数量500户,总保费50万元,实现赔付39.42万元。本次项目为全国首批有中央财政直接支持的政府采购项目,进一步推进“保险+期货”商业化运行,对金融工具助力脱贫攻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0年6月至11月,公司继续在云南省永德县承做上期所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并于11月底完成结项。项目规模维持在4000吨,总保费320万元,产生赔付260万元,赔付率为81.25%,较2019年显著提升。为提升赔付率,该项目采用分批推进、优化入场时机等措施,并根据市场行情采用新型期权结构。在对冲方面,项目组针对新型结构设计程序辅助对冲,在行情单边上涨的不利情形下,将对冲损失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2020年7月至12月,公司承做大商所2020年农保计划分散项目,并于12月底完成结项。项目实施地为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服务对象为弘毅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企业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4户。项目涉及品种为大商所蛋鸡饲料成本指数,项目规模为7680份指数,折合玉米9984吨,豆粕3456吨。项目总保费100万元,总赔付120.39万元,赔付率120.38%。在原料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该项目顺利进行为弘益畜牧的经营效益提供了有效的保护。
(二)鼓励创新,为实体企业提供多种风险管理服务
近年来,随着大宗商品贸易进入“微利时代”,期货套保成为各大贸易企业必备的风险管理工具。公司通过传统贸易为切入口,在贸易行为中加入场外期权,帮助客户实现价格风险管控、贸易价格优化。
代表案例:公司与N客户开展了周期3个月的买断式回购业务,为客户提供存货融通的仓单服务。项目运作中,公司基于标的物现货销售不畅、技术面已经出现大幅冲高回落的考虑,判断标的物价格继续上涨空间有限,向客户提供了在原有业务模式下卖出虚值看涨期权的风险管理方案。对N客户而言,不仅通过仓单服务业务实现了存货融通的最初需求,又通过期权获得了额外价格补偿收益;对公司来说,通过更满足产业客户个性化需求的项目方案,丰富了公司服务产业客户的经验,也拓展了公司的收入来源,获得客户高度赞赏。
此外,2020年度公司互换业务持续发展,名义本金累计新增9347.83万元,品种涉及农产品、有色金属、化工品等,通过价差互换服务多家产业客户,在为实体企业提供多种风险管理服务方面取得了有益的探索。
(三)以技术创新为抓手,自主研发做市交易策略及技术
随着国内期货期权产品上市以及服务实体企业的需求,对于市场流动性和期货合约的连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积极响应交易所引入做市商的需求,自主开发做市策略及技术,成功申请到了22个期货品种及3个期权品种做市商资格。做市商业务以技术创新为抓手,自主研发做市交易策略及技术,通过策略及风险管理的创新取得了以下成果:第一、提升定价和连续报价能力,在不活跃的合约上能够给出合理定价并连续报价,有效回应询价。第二、提高价差调整能力,通过对盘口价差的调整、多层价差以及反套利偏移等手段,达到减少亏损、实现交易利润和初步控制风险的目的。第三、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加入对库存风险的情境分析。 基于以上,解决了目标期货合约不连续及不活跃给企业套保带来的诸多不便;提升标的合约交易活跃度,有效促进品种功能发挥,获得了交易所的高度认可。
一、组织架构及人员配置
公司下设综合管理部、财务部、合规法务部、运营管理部、场外衍生品部、做市商业务部、协同部、农产品事业部、工业品事业部9大部门。公司人员学历较高,大部分员工有超过 4 年的金融工作经验,人才结构趋于合理。
二、业务情况
(一)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保险+期货”助力金融扶贫
作为最早一批参与交易所服务产业及三农试点项目的公司,自2016年以来,公司一直紧紧围绕各大交易所的试点工作要求,加大“保险+期货”项目试点工作的推进力度。
2020年1月,公司云南永德县橡胶“价格保险+期货”试点项目顺利完成结题。本项目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当时为国家级贫困县。本次试点计划对永德县全县橡胶提供保障,投保面积为4.149万亩,投保产量为4000吨,总保费360.72万元,产生赔付240.92万元。项目采用增强型亚式期权与基差风险保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项目综合保障效果。
2020年4月,公司甘肃省秦安县苹果产业扶贫收入保障计划政府采购项目顺利完成赔付,本项目位于甘肃省秦安县,投保标的为苹果,规模1500吨,覆盖种植面积1000亩,农户数量500户,总保费50万元,实现赔付39.42万元。本次项目为全国首批有中央财政直接支持的政府采购项目,进一步推进“保险+期货”商业化运行,对金融工具助力脱贫攻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0年6月至11月,公司继续在云南省永德县承做上期所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并于11月底完成结项。项目规模维持在4000吨,总保费320万元,产生赔付260万元,赔付率为81.25%,较2019年显著提升。为提升赔付率,该项目采用分批推进、优化入场时机等措施,并根据市场行情采用新型期权结构。在对冲方面,项目组针对新型结构设计程序辅助对冲,在行情单边上涨的不利情形下,将对冲损失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2020年7月至12月,公司承做大商所2020年农保计划分散项目,并于12月底完成结项。项目实施地为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服务对象为弘毅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企业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4户。项目涉及品种为大商所蛋鸡饲料成本指数,项目规模为7680份指数,折合玉米9984吨,豆粕3456吨。项目总保费100万元,总赔付120.39万元,赔付率120.38%。在原料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该项目顺利进行为弘益畜牧的经营效益提供了有效的保护。
(二)鼓励创新,为实体企业提供多种风险管理服务
近年来,随着大宗商品贸易进入“微利时代”,期货套保成为各大贸易企业必备的风险管理工具。公司通过传统贸易为切入口,在贸易行为中加入场外期权,帮助客户实现价格风险管控、贸易价格优化。
代表案例:公司与N客户开展了周期3个月的买断式回购业务,为客户提供存货融通的仓单服务。项目运作中,公司基于标的物现货销售不畅、技术面已经出现大幅冲高回落的考虑,判断标的物价格继续上涨空间有限,向客户提供了在原有业务模式下卖出虚值看涨期权的风险管理方案。对N客户而言,不仅通过仓单服务业务实现了存货融通的最初需求,又通过期权获得了额外价格补偿收益;对公司来说,通过更满足产业客户个性化需求的项目方案,丰富了公司服务产业客户的经验,也拓展了公司的收入来源,获得客户高度赞赏。
此外,2020年度公司互换业务持续发展,名义本金累计新增9347.83万元,品种涉及农产品、有色金属、化工品等,通过价差互换服务多家产业客户,在为实体企业提供多种风险管理服务方面取得了有益的探索。
(三)以技术创新为抓手,自主研发做市交易策略及技术
随着国内期货期权产品上市以及服务实体企业的需求,对于市场流动性和期货合约的连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积极响应交易所引入做市商的需求,自主开发做市策略及技术,成功申请到了22个期货品种及3个期权品种做市商资格。做市商业务以技术创新为抓手,自主研发做市交易策略及技术,通过策略及风险管理的创新取得了以下成果:第一、提升定价和连续报价能力,在不活跃的合约上能够给出合理定价并连续报价,有效回应询价。第二、提高价差调整能力,通过对盘口价差的调整、多层价差以及反套利偏移等手段,达到减少亏损、实现交易利润和初步控制风险的目的。第三、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加入对库存风险的情境分析。 基于以上,解决了目标期货合约不连续及不活跃给企业套保带来的诸多不便;提升标的合约交易活跃度,有效促进品种功能发挥,获得了交易所的高度认可。
自荐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