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跨省移库拍卖有望展开,后市价格弱势震荡为主 大地期货研发中心 毕海涛 5月下旬以来,随着现货粮源逐步减少,企业提价收购意愿较强。同时,国家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火爆,成交价格明显提振市场热情,玉米价格出现阶段性上涨。但是,由于待拍玉米数量庞大的预期不断增强,后市南方销区跨省移库拍卖有望展开,加之华北新麦上市在即,下游需求没有明显增长,预计玉米价格上行空间有限,后市以弱势震荡为主。 现货稀少,抛储成交价提振玉米价格 进入六月份,玉米现货粮源供应开始紧张。今年国家临储收购量约为7000万吨,再经过五月期间少部分农户零散销售余粮之后,当前东北产地农户手中基本无货,优质玉米更显稀少,贸易商及企业收购困难,提振当地玉米价格。同时,山东地区用粮企业在麦收前有囤货需求,再加上广东港口周边饲料企业库存偏低,港口贸易商比较看好后市,持续上调玉米收购价格以吸引到货量。 5月22日玉米第一次临储拍卖,成交良好,成交价格较高。以本次拍卖成交量最大的黑龙江地区而言,玉米成交均价2158元/吨,加上30元出库成本,短途运输30元, 150元到港运费及40元等级差,拍卖玉米到大连港口的成本约为2400元/吨,仅略低于大连港口主流收购价格在2410-2420元/吨,明显增强玉米市场信心,带动期现货玉米价格出现短期上涨。 跨省移库拍卖预期增强 虽然首轮玉米拍卖成交良好,但5月29日进行的第二次玉米临储拍卖与首次拍卖明显不同,拍卖成交率由上一轮的100%下降至60%左右,最终成交均价也由2299元/吨下降致2208元/吨,跌幅近90元/吨,多以底价成交。主要是由于第二轮拍卖的2012年玉米明显较第一轮11产年的玉米在质量上有所下降,企业采购意愿减弱。同时第二轮玉米拍卖投放量大增强化了市场认为临储玉米等待拍卖数量较为庞大的预期,市场担忧后续将持续有临储玉米投放市场。 目前北方港口以去库存化为主,本周玉米库存在220万吨,较上周下降30万吨。由于东北产区粮源紧张,北方港口贸易粮数量稀少。南方港口方面,近期广东天气好转,玉米出口量有所着呢国家,港口库存60万吨。由于东北贸易粮有限,后期广东港口玉米将偏向政策性粮源。 另一方面,2012年及2013年国储收购玉米超过1亿吨,未来国家玉米库存释放压力较大。本周四进行的第三批临储拍卖,山东首次加入拍卖行列,这也预示了后期南方销区拍卖工作也将陆续启动,后期政策市将愈发明显,抑制玉米整体上行空间。因此饲料厂和贸易商心态均受影响,广东港玉米价格近期出现上涨乏力迹象。 表1、临储玉米首轮及第二轮拍卖对比
下游饲用需求增长缓慢 虽然五一假期及端午节备货带动了国内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猪粮比价一度恢复至6.0的水平,养殖利润较之前有了大幅好转。但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量依然持续下降,养殖企业明显对后市缺乏信心。而从5月下旬开始,随着端午节效益结束,屠宰企业收购量明显缩减,生猪价格再次回落,加上即将进入夏季传统猪肉消费淡季,炎热天气也推高养殖成本和风险,生猪养殖再次转弱。 经过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小麦大量替代以及酶制剂运用娴熟度的提高,目前国内大型饲料企业使用低成本能量饲料的能力明显提高。一些湖北小麦已经开始运用至中大猪料中的替代,替代比例在20%以内,禽料中替代比例则可以更多,现阶段部分小麦产区饲料企业已经开始囤积小麦以备将来使用。同时,由于当前国内豆粕价格上涨,使得蛋白含量相对较高的小麦在饲料中的性价比优势更显图吃,挤占玉米市场,受此影响,玉米饲用需求仍然相对疲弱,难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深加工利润有所恢复,开工率仍维持低位 近期受原料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影响,酒精企业提高了出厂价格,提价也同时受到端午节的刺激。但目前国内酒精市场仍处于淡季,实际成交情况不佳,企业降低开工率挺价应对。截至5月30日,酒精全国均价5850元/吨,较上周涨143元/吨,但加工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难以带动玉米需求增长。 另一方面,国内玉米淀粉价格上涨明显,主要由于夏季淀粉糖需求回暖带动。由于需求小幅增加,玉米淀粉加工开始盈利,但原料玉米高位运行抑制了加工利润的进一步恢复,淀粉企业开工率仍维持较低水平,原料需求有所增长但涨幅有限。 综上所述,虽然前期玉米临储拍卖的良好成交带动了玉米价格短期出现快速上涨,但是随着新麦上市在即,后期抛储的继续进行以及南方销区跨省移库玉米拍卖展开,玉米上行空间将受到抑制。同时,下游饲料需求难以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玉米整体供需仍较为清淡,预计后期玉米价格转为温和,整体维持弱势震荡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