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继续加码,钢矿有望“先蹲后起”
摘要: 1. 2016年供给侧改革政策强力有效引发牛势行情,17年政策力度还将延续。 2. 钢材市场库存紧张,或迎来新一轮主动补库。 3. 铁矿石库存或继续维持高位,但高品矿支撑格局仍有望体现。 4. 调控之下房市需求中性偏弱,对钢价影响有限。
一、 宏观政策 2016年供给侧改革可谓贯穿全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指导意见》,《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煤炭行业要利用3至5年的时间,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简称“二个5亿吨”,同时,煤炭行业从330天工作制调整为276天工作制。钢铁行业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2016年化解钢铁产能4500万吨左右、煤炭产能2.5亿吨。 表1:16年钢铁去产能完成进度 重点地区 | | | 任务 | 进度 | 任务 | 进度 | 河北 | 1422 | 超额完成 | 4913 | 30% | 江苏 | 390 | 超额完成 | 1750 | 35% | | | | | |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安粮期货研究所 从全年完成情况看,截至11月,全国明确退出产能合计达6774万吨,超额完全2016年目标,重点产钢省份完成任务情况良好,其中江苏更是大幅超额完成。从上述数据来看,政府对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的意愿十分强烈,政策力度较大,产能过剩也确实得到了改善,致使黑色系资源处在极度紧张状态,产业链全年补库较为积极,现货价格高企不落支撑黑色系强势运行。 按照目标和完成情况计算,尽管今年完成了2.5亿吨的煤炭去产能任务,但是还有7.5亿吨产能需要消除或者重组,如果分到后4年,每年也接近2亿吨。而钢铁方面,“十三五”还有1.1亿吨左右的产能需要去掉,分到后4年,每年也需要去除3000万吨产能,比今年去掉的4500万吨产能,仅仅差1000多万吨。因此,预计供给侧的紧张状态在17年将继续体现。 二、 钢材市场 今年的钢材市场由需求端因素的影响要远远弱于供给端因素,供给侧改革可以说是全年行情的风向标。虽然去产能政策力度十分强劲,但从实际的粗钢产量来看,似乎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自16年年初钢厂复产后,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直线上升,在4月和8月均达到了日均200万吨以上的生产水平。 由上图可见,重点企业粗钢日均产量在16年稳步提升,钢铁产量上行与产能去化看似矛盾,但其中存在两个原因。一方面,今年钢厂利润较往年有较大幅的提升,二季度初期,钢厂利润高达800元/吨。利润驱使下,促使钢厂生产形成动机;另一方面,去产能过程中主要是消化落后产能和落后设备,由下表可见,淘汰设备中落后产能占比高达50.76%,先进生产力未有受到明显影响。 表2:钢铁去产能设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安粮期货研究所 上述原因导致2016年钢铁行业反而出现增产现象。对于2017年来说,政府供给侧改革导向依然明确,相关政策亦在进一步推进;而随着今年落后产能的先行去化,下一阶段去产能将深入在产产能以及国企、央企当中。就“十三五”整体的规划来看,去产能任务距离完成还有较大的距离,因此,预计产能去化将在2017年进一步加剧,导致产量收缩,从供给端对钢价形成极强的支撑。
三、 终端需求 随着房市的火爆,国家政策再度强势出手,9月后各大一、二线城市几乎全面推出限购限贷政策,直接导致火爆的房市突然转冷,11月百城房价环比增长回落至1%下方,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回落至24.3%。而且房市的调控将向17年延续,市场对房地产后期的态度转为谨慎。 再就钢价和房地产投资情况进行对比,明显可见两者具备极强的相关性。但从今年的两者表现可见,钢价涨幅已回升至14年水平,房地产投资仅与15年年中相当,即钢价表现要明显优于房地产投资。其中的缘由,与钢铁自身供给出清具有更强的关联。因此,预计2017年房地产销售虽将走弱,但房地产整体供需结构将不会失衡,相关投资难现大幅下跌。此外,房地产需求对钢铁价格的影响也将逐渐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