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黑色星期五以来,棉花又重新上冲回落,主力合约也换至5月合约,远期走势较强。但自政府发布了新年度抛储政策的一些细节后,现货市场出现走弱迹象,运输问题也在逐步缓解,期棉有望出现下行走势。 1、新年度抛储政策打压市场 11月22日,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公告,对新年度棉花抛储政策进行公示,通知提到:今年新棉上市期间(目前至明年2月底)不安排储备棉轮入,2017年储备棉轮出销售将从3月6日开始,截止时间暂定为8月底,每日挂牌销售数量暂按3万吨安排。如一段时期内国内外市场价格出现明显快速上涨,储备棉竞价销售成交率一周有三日以上超过70%,将适当加大日挂牌数量、延长轮出销售期限。 政府提前出台政策,表达了他们对棉花市场的态度:今年的抛储政策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棉花价格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明年将吸取今年的教训,规避同样的错误,所以提前发布一些政策细节,明确市场预期,希望能够让棉花市场平静下来。最近棉花市场节节上涨, 给政策部门施加压力。在这个节点推出政策说明,显然是想打压市场上涨的走势。从政策细节来看,明年3月6日开始抛储,到8月底,近6个月的时间,按照每天3万吨的挂牌量,以及可以加大挂牌量和销售期限的说明,意味着明年的供应接近想要多少抛多少,意味着市场上的需求会被完全满足,不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 政策虽然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出来后,基本上变数比较少了,而2016年度的抛储就是因为政策变数大而导致价格剧烈波动。整体上看,留给新花的销售时间只有3个月时间,其中还有春节一个空档期,实际销售时间非常有限,后期棉花市场压力很大。 2、运输压力逐步缓解,内地市场供求格局有望缓解 今年新疆地区运输问题突出。应该说,往年这个市场新疆地区的运输都比较紧张,毕竟新疆地大物博,很多的资源和水果等都需要出疆,火车皮非常紧张。但今年面临几个新情况:一是今年运输新政从严治理,导致运输能力不足,运价大幅上涨。目前新疆的情况是,火车皮基本上找不到,汽车运价大幅提高到了1000以上,还不好找车。二是今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特别是煤价的上涨,给政府很大的压力。为了首先解决关键问题,主要的运力向更加重要的品种倾斜,所以分配给棉花的运力更加有限。第三,今年天气情况较差,冬天来得更早、更冷,为运输添加了额外的阻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瓜果等其他物品运输逐步减少,运力向棉花倾斜。据中国棉花信息网的调查,最近两周以来,公路运输已经环比增长明显。11月12日-11月18日,公路出疆棉运输量5.85万吨,较上周增加1.48万吨,环比增幅34%;11月19日-11月25日,公路出疆棉运输量环比增幅29%,同比增幅7.8%;2016年9月1日-11月25日公路运输总量同比减幅48%,而此前的数据均是同比减少。虽然2016年9月1日-11月25日公路运输总量同比减幅48%,但在运输加力的情况下,未来新疆棉到内地的量会越来越快,内地市场棉花供不应求的局面将被逆转。 3、现货市场价格出现松动 受发改委和财政部公布抛储政策的影响,目前轧花厂挺价的意愿明显回落。新疆地区现货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目前新疆地区已经见不到16000以上的“双29”棉报价了,整体价格重心下行了200元/吨,内地棉花价格相对坚挺,但也回落了100元/吨。目前疆内棉企分化越来越大,部分厂家认为按11月下旬郑棉期货合约的价格,“套保”已有一定利润;而现货销售也并不亏损,“解套”没有困难,因此“线上线下”加快出货,能卖不存;而另一些厂家并不打算落袋为安,赌市场的心态比较强,2016/17年度国内高等级高品质棉花供应有缺口、大宗商品上涨的趋势没有改变及储备棉、地产棉品质“不给力”是支撑棉企继续看多、看涨的主要原因。虽然观点分化,但相对前期的集体挺价,总体情绪趋向弱势已是定局。 最近几日,前期领涨整个大宗商品市场的黑色市场和有色市场均出现明显回落,通货膨胀的炒作至少暂时会停歇,棉花期货上的资金也会消停一段时间,回归到其自身的基本面。综合我们上面的分析,棉花市场压力较大,到明年3月前形成的巨大销售压力会促使价格逐步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