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默克尔该妥协了 欧盟政策转向正当时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14

广播

23

听众

6

好友

Rank: 8Rank: 8

积分
5048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31 14:0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y Mohican Macro Institute
本月25日进行的欧洲议会选举结果显示,欧洲极右政党和疑欧、反欧党派支持率都获得了长足的增长,面对这种局面,法国总理甚至称之为“地震”。
然而,法国总理所形容的“地震“明显夸大其词了,可能更多是一种政治策略,毕竟法国反移民、反欧盟的“国民阵线”成立40年来首次赢得了全国性选举。从整体结果看来,欧洲议会总体格局未变,倾向欧盟一体化的保守派党团欧洲人民党席位从274席减至211席,但仍为欧洲议会第一大党团;同样亲欧盟的中左阵营欧洲社会党位居次席,获得186席。两者席位相加超过半数,尚能维持亲欧盟派别的优势。
欧盟议会选举的结果不会直接影响成员国国内的政治格局,更多只是一种民意的测试,令在欧洲议会选举中落败的成员国执政党面对更大的执政压力。同时因为成员国国内和欧洲议会选举的选举制度存在差异(国内选举获得席位的难度更大),选民更倾向于用欧洲选举这个机会表达对当前政策的不满,以及这次欧洲议会选举较低的投票率放大了极端政党的优势,所以很难说,这样的结果会在未来成员国国内选举中复制,除非经济停滞带来的社会问题继续恶化。
虽然这次欧洲议会选举不能算是一次“地震”,但很可能足以构成对欧盟政策方向的一次“警示”。很明显,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盟一直推行最大债权国德国主导的紧缩政策,这已经给很多成员国选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而这种痛苦现在已经在政治上出现了反噬。当前欧洲民粹主义盛行的国家,都是经济停滞严重,失业率最高的国家,特别是极右派崛起的法国,民粹政党也打破了西班牙后佛朗哥时代的两党轮值执政政治体系(中右人民党和中左社共党只赢得49%的支持),以及希腊当前政治联盟的大败。
欧洲民粹主义的崛起(特别是在主要成员国内的崛起),很可能是德国总理默克尔过去在欧盟层面强行推行的紧缩政策的底线。在选后的讲话中,默克尔已经强调了对抗欧盟高失业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对欧盟民粹主义的警惕。
在过去接近3年里,默克尔主导的以全面紧缩政策对抗欧债危机的策略,已经为其在国内赢得了巨大的政治优势——去年德国大选默克尔已经获得了大胜。然而在选前,默克尔明显已经有意为选后的策略转向留下了暗示,特别是在希腊的第三次救助问题上。默克尔应该清楚,强硬的态度是无法对抗民粹主义的,默克尔可以牺牲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看着法国政府从中右转向中左,但法国作为欧盟不可或缺的成员,法国政治走向极端将意味着欧盟一体化的进程将停滞,甚至倒退。默克尔也应该清楚,一味地紧缩并不能根除欧债危机的根源,虽然当前边缘国家国债收益率已经下滑,但如果边缘国家无法实现强劲的经济增长,它们的债务问题只会继续恶化。这些都是默克尔无法接受的结果。
政治资本是用来投资的,默克尔已经赚得了不能再多的政治资本,而这次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正好就是让德国国内民众建立欧盟政策必须做出一些调整的共识的大好时机。
然而,欧盟的转向可能并不意味着对成员国结构性改革的压力会放松,毕竟结构性改革对欧洲经济的再平衡是必需的。过去默克尔在欧盟层面上强推紧缩政策,依靠的主要是市场的压力,最明显的莫过于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大涨迫使前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辞职。默克尔过去曾多次强调,欧元区国家推动结构性改革,不存在以一换一的逻辑。
因此,欧盟的转向更可能是意味着默克尔在欧盟层面上推动成员国改革方式的转变,更多地倾向于以欧盟层面的刺激性政策(特别是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政策),作为成员国推动结构性改革,推动建立欧盟统一市场的激励机制。通过一些刺激政策,加上欧洲经济已经出现内生性复苏的苗头,那些民粹主义崛起的国家在政治上将能更容易地推进改革。当改革的经济成果开始浮现,民粹主义的土壤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5-7-29 21:30 , Processed in 0.43680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