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iwei031888 于 2016-12-5 13:52 编辑
调研背景:前两日在江苏,27日来到安徽,安徽以前也是菜籽种植大省,近几年产量越来越来少,我们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来到安徽,来看看安徽的油菜籽种植情况。 一、安徽地区菜籽种植情况 1. 种植区域演变 近十几年,安徽菜籽生产呈现自北向南渐进式退化的趋势,种植面积逐年缩减,关键时间节点为2001、2007、2012、2016。 2001年安徽有15个主产区:阜阳、宿州、蚌埠、六安、淮南、合肥、滁州、巢湖、芜湖、马鞍山、宣城、黄山、铜陵、安庆、池州;2007年主产区缩减到10个:六安、合肥、滁州、巢湖、芜湖、马鞍山、宣城、铜陵、安庆、池州;2012年缩减到6个:巢湖、芜湖、马鞍山、宣城、安庆、池州;2016年缩减到4个:马鞍上的当涂县、安庆的望江、宿松县、池州的东至县。
当前安徽地区菜籽种植主要集中在长江沿线,分布在江南的当涂大公圩、皖西南的东至、望江、宿松等地,圩地成片、丘陵一块种植,该区域能形成一定数量的商品粮,其他区域只是零星种植,仅为农户口油所需。 2. 安徽种植面积不同机构统计对比
说明:由于劳动力缺乏,安徽菜籽移栽方式逐年减少,08-12年单产按140Kg/亩推算产量;13-16年单产按120Kg/亩推算产量。
3. 安徽各地区菜籽生长情况
说明:其它区域包括巢湖、无为、含山、和县、全椒、芜湖、繁昌、南陵、郎溪、广德、铜陵、青阳、贵池、怀宁、潜山等15个县,农户口油需要,菜籽零星种植,每县产量不超过3000吨,都不能满足当地小油坊需求。
4.菜籽种植面积减少原因 主要是因为种植收益、临储政策取消、土地流转、农村劳动力减少等。具体如下:
1) 种植收益对比:
2) 政策取消
①2015年国家取消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收购主体由中央转到地方,地方政府组织各类企业进行菜籽收购和经营,同时国家给予适当补贴,长远来看,有利于理顺价格机制,短期来看,取消临储政策,严重影响农民种油菜的积极性。
②出售价格大幅下跌,从2014年2.50下降到2015年1.70,每亩油菜减少收入240元,对农户种植油菜打击最大。
③2015年菜籽上市初期,部分大户种植大片油菜,由于政策不明朗,油厂、中间商、门点都没有贸然收菜籽,菜籽水杂高,不易保管,没有场地晾晒,出现售粮难,也严重挫伤了大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3) 土地流转
①土地流转成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的趋势,政府出钱平整土地后大户承包种植,大田承包费用在每年500-600元。(芜湖)
②大田作业主要是讲从效率着手,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进行机械化作业,且种植小麦的价格国家提前出台最低保护价(2015年10月10日出台2016年小麦最低保护价1.18元/斤,在小麦播种之前),综合来看,稻麦套种优于稻菜,所以承包大户大面积种植小麦。
③蔬菜地占用油菜地,种植蔬菜的利润远高于菜籽利润,造成原先许多种植菜籽区域集中种植蔬菜大棚。
④农户只种植水稻一季,把土地抛荒半年,这样来年的土地就肥沃了不少,会有所提升水稻产量。
4) 种植用工
①随着农村富裕劳力大量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安徽农村一种主要经济来源方式为外出务工,农村中壮劳动力都到苏南浙江等地打工。农户油菜种植意愿淡化,油菜不作为一种经济作物进行种植,家庭收入不再以出售菜籽为主。
②油菜种植劳动日投入多,劳动强度大,种植油菜撒播产量太低,基本上是靠人力栽种、收割、运输、打场、晾晒,种植菜籽比较费时费力,广大农村留守老年人来说,繁重的体力劳动是一个较大的压力,所以农户种植油菜积极性不高。
③油菜种植作为农户口油兑换需要,传统小榨风味习惯。农户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放弃了大面积种植油菜,而种植小麦可以实现机种机收,所以农村大面积农田改种易种易管易收、产量又高、经济效益又好的小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