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煤进口高增速时代或将结束 2003年以后,中国开始从煤炭出口数量峰值时期,很快地就进入了进口数量大大超过出口数量时代,从而完成了从煤炭出口大国向煤炭进口大国的彻底切变。但动力煤进口大幅增长的情况在2014年将会结束,2014年煤炭进口增速很可能会放缓,而制约2014年我国煤炭进口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是动力煤本身需求端的疲软,由于需求持续不振,港口库存年初开始大幅攀升。与此同时,电厂库存天数持续在维持15天安全线之上。行业用煤方面,由于单位能耗不断下降影响,预计这些行业煤炭需求增幅将普遍低于产量增幅,短期供大于求的格局不会打破。而从发电装机占比来看,2014年水力发电继续大幅提高的可能性较大,再加上核电、风电、光伏等其他电源装机快速增长以及各地纷纷加大控煤力度,火电发电量增幅很可能不足3%,发电耗煤增加量可能不足5000万吨,事实上2013年火电装机占比35年来首次降至70%以下,火电装机占比下滑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环保的要求,国家执行节能减排的执行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这两年为了治理空气污染,要求压减燃煤,对火电发展产生不小的影响。其次是由于前几年火电厂亏损严重,新投产火电项目减少。随着能源机构调整及政府鼓励新能源,火电装机、发电量比重降低将成为趋势,而在未来像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占比将不断提高。而从宏观方面看,目前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初期,我国经济增速在未来几年持续放缓。近几个月的数据显示制造业部门的扩张速度持续下降。此外,工业增加值同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均有所下降。预计短期内这种情况难以逆转。第二是环保方面的压力。目前来看国内环保压力十分严峻。2013年政府既定的降低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氮氧化物排放目标未能实现,雾霾天气几乎已成为常态,而“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将更加严格,目标提出,到2015年,全国万元GDP能耗将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目前,政府已出台强制检验进口褐煤质量的政策,相关环保标准也将陆续出台。随着环保标准的日益提高,低质煤炭进口将受到限制。此外,新能源行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底,全国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超过9.5%。新能源消费比重的提升将使国内煤炭消费比重下降。第三点是汇率因素以及海运费。我国是一个较为依赖出口贸易的国家,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影响巨大,从2012年7月起,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不到一年便升值了3.7%,事实上这种态势对我国出口贸易极为不利。目前来看,国家外汇管理局已经开始加强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后续政策将有利于提升汇率弹性,抑制人民币升值速度,近日央行持续正回购,人民币持续贬值,导致进口煤价承压较强、内贸煤价受托,人民币的贬值削弱了进口煤的价格优势,因此,汇率可能是未来影响我国煤炭进口情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海运费上升同样制约着动力煤进口的成本,国际海运费长期低迷减少了我国煤炭的进口成本,这也是近年来我国煤炭进口量大增的主要原因之一。BDI(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由2008年5月的11793点历史峰值一路下跌至2012年最低的647点,累计跌幅达到94.5%。但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海运费从2103年三季度开始反转,累计涨幅已超过100%,预计今年仍将保持上升趋势,这将大幅增加煤炭进口成本。第四是煤炭进出口的政策。近年来,主要煤炭出口国出于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增加财政收入的考虑,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限制煤炭出口。作为世界第一煤炭出口国的印尼,煤炭存在过度开采的情况,从2011年至2012年,印尼陆续出台新的矿业法,限制外资企业对该国煤炭资源的持股比重,限制低热值动力煤出口,设定煤炭产量上限。印尼政府还计划在今年提高煤炭开采税到10%至13.5%。煤炭企业成本的提升,使得其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而另一方面,我国也开始调整其煤炭进口的政策, 2013年9月起,我国取消了褐煤的零进口暂定税率,恢复实施3%的最惠国税率,随着褐煤进口关税的实施,预计占煤炭进口量20%的褐煤将得到遏制,这将有利于缓解煤炭库存的压力,而我国褐煤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是印尼,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从印尼进口动力煤的数量。总的来说,我国动力煤进口高速增长的时代即将结束。 南华期货 冯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