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供需基本平衡,但仓单压力较大 从供需看,2016年国内新增PTA产能340万吨,预计2016年PTA总产能4613万吨,目前开工负荷72%左右,PTA年产量约3321万吨,日均供应约9万吨;2016年新增聚酯产能295万吨,预计总产能4623万吨,目前开工负荷82%左右,聚酯年产量约3791万吨,折合PTA消费3260万吨,日均消费约8.9万吨,如此算来PTA供需处于平衡状态。而PTA尚未开工的28%的产能属于淘汰产能,开工可能性很低,但是后期可能引发2016年计划新增产能四川晟达120万吨装置的加快投产和翔鹭石化2#450万吨装置的重启;聚酯行业的产能也处于超负荷状态,即正常生产100吨的装置被企业压榨生产110吨。 目前,PTA社会库存估算约150万吨。自6月以来,PTA的仓单数量持续增加,截止7月22日交易所注册仓单达18.6万张,较6月初增加12%,这部分仓单将可能反映在9月合约上,PTA较大的注册仓单压力,对9月合约PTA价格有一定抑制作用。PTA1609合约交割期正赶上G20峰会召开,下游聚酯停工对PTA影响偏利空。 加工价差存在低位支撑 从成本看,俄罗斯6月原油产量同比上升1.14%至1084.3万桶/日,接近纪录高位(3月原油产量曾触及近30年来最高1091万桶/日);OPEC6月原油日产量为3286万桶,较一个月前增加了每日26.41万桶,因为尼日利亚、伊朗和沙特的产量增加;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连续第五周增加。需求看,EIA报告将2016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增长预估下调1万桶至144万桶,将2016年美国汽油需求预期下调0.4%至929万桶/日。原油供需矛盾突出,油价上行承压。2016年全球新增PX产能354万吨(集中在下半年),中金160万吨3月恢复开车;5月PX进口108万吨,环比增长4.16%,同比增长9%;目前PX社会库存处于高位,约240万吨,PX供需偏宽松。但是PX-PTA加工价差却不高,目前PTA工厂加工费在300元以下,如果加工差继续压缩,主流供应商出货意愿减缓,不排除部分生产装置停车。因此,PX-PTA低加工价差对PTA存在低位支撑。 下游聚酯有所改善 G20后,“金九银十”需求旺季到来,下游聚酯开工会有一波补货行情。近期在棉花快速上涨带动下,涤纱和涤短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但上涨行情能否继续以及能否推动聚酯行情仍需关注下游跟进力度。即使由此推动聚酯上涨,并带来PTA的一波反弹,但仓单压力和下半年可能新投产或重启的PTA装置将压制PTA的上涨空间。
聚酯市场淡季不淡,7月以来聚酯环境改善,产品价格小幅微涨,聚酯产品效益提升,前期现金流亏损的切片、瓶片和POY开始盈利,而FDY和短纤则扩大盈利空间;聚酯产品库存看,目前POY行业平均库存在9天,FDY行业平均库存在13天,从今年的库存走势来看,目前的库存水平状况已经处于偏低水平;另外,下游开机平稳,部分加弹织造开始备货,需求有提前释放可能,聚酯工厂处境相对良好,聚酯负荷继续维持82%左右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棉花快速上涨带动下,黏胶价格迅速跟进,下游部分纺企难以承受成本压力,部分改做含涤类产品,需求面还在扩大;另一方面,福建地区涤纱因需求好转带动,在7月17日联合上涨200-300元/吨。在两方面因素下,直纺涤短开始发力上涨,五天时间涨幅在200-300元/吨。因本轮行情由下而上,涤纱涨幅远远高于直纺涤短,尤其是福建地区,涤纱涨幅在800元/吨左右,混纺纱涨幅在500-600元/吨,因此对于直纺涤短的涨价接受能力较强。本轮上涨中聚酯原料整体横盘,直纺涤短现金流近400元/吨,接近年内现金流高位。近日下游织造涨价声不断,纷纷上调报价,积极备货。终端纺织看,上半年国内服装零售额同比和环比都有所改善;纺织服装出口交货值虽然较去年同期下降,但从5、6月来看降幅明显放缓,环比逐步增长,原因可能是受益于人民币汇率的贬值。经过本轮上涨,直纺涤短工厂普遍无库存或欠货。后期能否由下而上推动聚酯上涨行情仍需验证,假如能推动聚酯上涨,自然会带来PTA上涨。不过,关键利空在于PTA涨价后可能引发2016年新增产能四川晟达120万吨装置的加快投产和翔鹭石化450万吨装置的重启。 G20影响偏利空 G20峰会影响看,《G20峰会建设系统环境质量保障工作方案》明确了停工时间确定为8月26日至9月6日;同时还划定了停工范围,分别以主场馆为中心按50公里、100公里和300公里为参考半径划定核心区、严控区、管控区。据了解,G20峰会期间涉及的聚酯工厂产能高达2082万吨左右,占聚酯总产能的45%左右(其中萧山673万吨、绍兴425万吨、嘉兴627万吨、湖州70万吨、宁波161万吨、上海126万吨);PTA限产产能1124万吨(嘉兴150万吨、宁波675万吨、上海115万吨、连云港150万吨、其他34万吨),占总产能的24%左右。从地图上大致测算各聚酯厂与G20主场馆的距离,可以将PTA产能和聚酯产能所在区域做如下划分。
从以上划分可以看出PTA的限产产能基本都分布在严控区和管控区,可能严控区和管控区不会同核心区一样全部停产,但也会出现限产的情况,我们假如PTA限产产能全部停产,涉及产能1124万吨,这是对PTA来说最严格的限产,下面分别分四种假设来分析对聚酯可能的停产情况。 假设1:涉及聚酯工厂全部停工,涉及聚酯产能2082万吨,折合PTA消费1791万吨; 假设2:核心区和严控区的聚酯工厂全部停车,管控区停50%,涉及聚酯产能1939万吨,折合PTA消费1667万吨; 假设3:核心区的聚酯工厂全停,严控区和管控区停50%,涉及聚酯产能1590万吨,折合PTA消费1367万吨; 假设4:核心区的聚酯工厂全停,严控区停30%,管控区不停,涉及聚酯产能1446万吨,折合PTA消费1244万吨。 根据以上4种假设的测算结果来看,假设4是聚酯工厂限产最少的一种可能,也可以看出G20期间聚酯对PTA的需求将明显减少,也就是说G20期间聚酯的停产对PTA影响是偏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