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8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TA] PTA调研报告(浙江线)20160127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0

广播

4

听众

0

好友

Rank: 3Rank: 3

积分
387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6:4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分类: 撰写调研报告
PTA浙江线调研报告:2016年PTA行情或将有所好转
2016年1月20日至1月22日郑州商品交易所组织了江浙市场的PTA产业链现状调研活动,本人有幸参加了浙江线的调研。此次调研共三天时间,共走访了2家PTA生产商、3家下游聚酯企业以及1家中间贸易商。经过三天的调研,有些PTA工厂对2016年行情偏乐观,而有些PTA工厂和聚酯企业对于今年的行情不乐观但也不悲观。总体来看2016年PTA行情可能会有所好转。
一、从上游原料来看,首先关注原油的行情是否有较大的转变,即使前期原油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但PX价格较为坚挺,且仍存在一定的利润空间,主要是开工率不是很高,2016年PX新增供应量不大,中金的PX装置不一定开,可见2016年上游PX的供应并不宽松;
二、从PTA供需来看,2016年PTA供需整体处于平衡或轻微过剩状态,目前其对PTA价格影响较大的仍然是成本端。国内对PX的进口依存度仍在50%以上,受人民币贬值影响,PTA工厂采购进口PX成本较高。一些大型的PTA厂商可以根据市场状况灵活制定稳产或控制成本的策略来维持对市场的影响力,而中小厂商处境较为尴尬。据统计,2015年我国PTA总产能为4393万吨,而实际产能有3000多万吨,大约1200万吨的产能处于长期停车状态,后期需关注翔鹭重启状况;
三、下游聚酯情况有所分化,主要受结构性供求关系影响。目前来看,长丝、瓶片、短纤效益依次变好。近期聚酯由于停车检修,价格略有上调,下游年前备货谨慎。最近涤丝库存偏低,目前下游备货力度不大,后面可能还有一批备货,大概在1月底或2月初。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期间可能会有部分聚酯工厂停车。
一、PTA生产企业
1、某大型PTA生产企业
该PTA生产企业是专业生产PTA产品的现代化大型民营石化企业。目前该企业总产能达135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PTA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已形成PTA-聚酯-纺丝-加弹一体化产业链。在宁波、大连和海南先后部署了大型的PTA生产基地,大连约630万吨产能,海南220万吨,宁波500万吨(宁波二线65万吨的产能已经不再开)。该企业目前是国内最大的PTA供应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其技术基本实现国产化,使用自有技术的产能大约300万吨,打破了国外PTA专利的垄断。据了解,在国内技术上能实现自有技术的只有翔鹭和逸盛,其余工厂技术基本都是利用国外技术。目前该企业PTA的很多设备已经国产化,在工业参数、能耗和物耗经过优化,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宁波工厂,自从中金开始就有了竞争优势,另外大连工厂旁边也有个PX供应商,海南工厂旁边有中石化供应商,这两个厂也都有一定的运费优势。该企业在海南的项目还有100万吨聚酯瓶片,其中7万吨自用,当地未消化的可运到福建,海南装置主要是在中金旁边,具有竞争优势。大连项目主要是响应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目前PTA在东北是过剩的,产品一部分运到山东地区(目前山东产能50万吨),一部分运到太仓、江阴或张家港,这些地方交通方便。当然,目前从石脑油到MX、PX到PTA各家厂商的成本都不相同,中石化有明显的优势,从能耗、物流优势,原料、管道输送等一体化方面来看毫无比较可言。
2015年以来PTA竞争格局有些改变,目前国内PTA总产能4393万吨,而实际有效产能3000多万吨,很多PTA装置已经处于长期停车状态(见表1)。国内有翔鹭石化、恒力石化和逸盛石化三个比较大的PTA供应商,国内客户竞争情况良好,主要是成本端的竞争。该企业占PTA市场份额40%左右,除了专利优势和产业链优势,还有做事方式和做事效率,这直接影响PTA的产能和建设周期,从筹备到建成在国企要层层审批,差不多要五年时间,而该企业在从最初26个月建成到后来22个月建成。出口方面,该企业一直有出口,包括聚酯瓶片和工业丝,但比较少,主要还是国内消化。目前韩国的PTA销路已经出现问题,韩国主要出口到印度,而印度市场目前PTA已经过剩,前期还有一单出口中国市场,可见中国PTA出口面临的压力将会很大。
上游原料PX对PTA的影响,原料PX主要跟国家垄断有关,一直有韩国和日本控制,国内PX没法满足国内用量。中石化的PX与国际结算价(加上汇率和增值税)差不多。据了解,荣盛和桐昆等在舟山有规划建设4000万吨炼油项目。虽然去年原油大幅回调,而PX价格比较坚挺,主要是开工率不是很高,PX一般要2周左右交货,主要跟储存有关,因为多余的PX要用很多罐储存,尤其冬天的储存成本较高,一般零下14度左右会结冰,还要做保温处理。另外,PX原料方面除了用石脑油来制,还有凝析油和燃料油方面也可以考虑,主要还是看凝析油和燃料油的价格,目前凝析油以进口为主,主要看进口成本,据说比石脑油便宜50美元/吨,但是凝析油的副产品可能比较多,凝析油直接开采,油的成分较高,还要做脱油处理。
PTA装置投产方面,目前PTA行业整体处于亏本状态,若今年行业仍维持14、15年的盈利情况,70万吨以下产能很快将会被淘汰,相比来说,220万吨产能在成本和能耗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关于PTA的投产逸盛在宁波的220万吨目前正在检修,可能会晚开(1月底不开的话,2月会开)。在宁波的新PTA项目未来能否上要看PTA市场情况,若加工费仍比较低,将会延迟。后期聚酯面临减产、检修,PTA可能会很弱,最近聚酯价格坚挺,一方面主要是预计减产较多,加上下游还有利润;另一方面,今年下游织造放假较早,怕节后聚酯上涨,下游有一些备货。
对于PTA与下游聚酯厂商的谈判合约状况,由于目前下游聚酯的盈利状况有所改善,POY等下游产品价格有小幅上涨,而MEG、PTA回落较多,后续可能减产较多,合约谈的较多,所以合约方面不存在问题。合约谈判的定价模式基本有PTA供应商开决定,可能会根据不同等级的客户给予优惠。
2、某小型PTA生产企业
该企业创立于2005年,2007年开始投产,目前产能70万吨,拥有自己的港口和码头,还是郑商所PTA期货的指定交割仓库之一。公司是由中方股东中国中信集团公司10%和日方股东宁波PTA投资株式会社90%出资组建而成,主要生产和销售PTA。
目前全年满负荷80万吨左右PTA产能,由于该企业有日资股东背景,而且在印度、印尼都有工厂,该厂生产PTA在单耗和辅材消耗上有一定的优势。该企业总部是ACP合同谈判主要成员之一,原料PX由总部统一采购,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另外正是由于股东背景该企业具有资金上的优势,在资金上的压力较小。
目前PTA全球供需整体平衡或过剩,出口竞争激烈。韩国的PTA过剩很多,目前在去产能阶段;印度的PTA也是过剩,上游扩产太快,下游跟不上;印尼还可以,基本处于供需平衡状态;国内目前基本平衡(如果2016年翔鹭重启,将会有10%的过剩)。该企业在出口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大概有10%的PTA出口到日本,但这部分日本客户不是聚酯客户,可能是医药、瓶片,对于PTA性能要求较高,这部分的PTA加工费也较高,利润也不错。但这部分出口的量不大,后期该工厂仍将把重心放在国内市场。
2015年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主要是原料PX的汇率亏损,针对这种情况,2016年会调整采购时间,增加国内采购。另外,该企业对2016年行情较2015年乐观,认为2016年PX不会宽松,认为中金的PX装置不一定开,最近PX下跌主要是因为成本塌陷,原油和石脑油在跌。而且认为PX也不会过剩(如果过剩,价差在300-330美元/吨,而目前价差在370美元/吨左右);下游聚酯2016年也将有300万吨的新增产能,所以认为PTA加工费有望提升。
另外,该企业目前是郑商所PTA期货的指定交割仓库之一,由此带来的优势也将体现出来:公司知名度得到提高,公司产品质量受到客户认可,产品为免检交割品牌,客户满意度较高。目前该企业总部合规方面不允许参与期货市场投机,一般找贸易商代理。
二、下游聚酯企业
1、某小型聚酯企业
该聚酯企业是一家中港合资的总资产达6亿元人民币的化纤企业。创建于2002年,全套引进德国吉玛公司的聚酯工艺技术和巴马格的纺丝、卷绕设备,是一个科技含量和现代化专业程度较高的生产企业,当时年产聚酯18万吨,现在扩产到22万吨,有12条生产线,以生产POY为主,产少量切片和FDY,若FDY利润较好时,POY可以切换到FDY。客户主要是加弹,做DTY,然后到织造厂制成布。聚酯产品一般是款到发货,资金情况还可以。2015年比预期差很多,上半年很乐观,需求很多在上半年已经体现,6月开始利润没兑现,库存很高,价格一直下滑,由于聚酯产能过剩,同业竞争激烈,部分聚酯工厂出现倒闭。
虽然2015年聚酯产能过剩,该厂还一直是满负荷生产,整体比较稳定,主要是公司资金成本低,管理较好,单位加工费较低,虽然不怎么赚,但也不亏,满负荷生产是为开拓市场。聚酯厂负荷一般86%最高,目前很多负荷在95% ,而切片厂负荷2-3成,仅有一些差别化产品或者色丝等需要利用切片进行生产。
聚酯工厂负荷高低主要看库存,库存低,资金充足,只要不亏或亏很少,一般不停产。因为机器一旦停工,可能会面临银行抽贷。除非库存很高,才会减产。相对规模大的厂而言,该企业人工成本较高,本企业22万吨的产能,约有700多工人,其自动化程度不高。在原料采购方面,该聚酯企业对原料PTA的库存一般是四成,资金情况较好的大厂一般备3-5天的PTA库存,一般的可能随用随采。另外,该企业2016年和原料的合同基本已经谈成,按传统结算价报价,逸盛的PTA价格25%依照PX,其他的都是按PTA现货报价。
近期聚酯由于停车检修,价格提了一点,下游年前备货谨慎,暂时观望为主,备货的多少,取决于价格。最近涤丝库存偏低,约为7、8天左右的水平,下游备货力度不大,后面可能还有一批备货,大概在1月底或2月初,如果力度大,将透支年后需求,年后下游复工将会推迟。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期间可能会有聚酯工厂停车,如果停车2-3个月会有影响,可能会停车一个月左右。
另外,该企业也会参与期货市场,操作以投机为主,套保较少,一般是期现套或点价。
2、某大型聚酯企业
该聚酯企业是一家集聚酯、涤纶长丝、进出口等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和大型化纤企业。主要生产各类规格的POY、FDY、DTY涤纶长丝,拥有当今国内外先进的熔体纺设备,该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目前集团占地1800亩,总资产百亿元,排名全国前三。目前拥有270万吨聚酯产能,2015年聚酯产量215万吨,开工90%左右,处于较高的水平。后期计划还有100万吨产能投产,主要生产长丝。该企业2015年上半年盈利较好,下半年亏本,全年来看仍有利润。公司长丝产品的出口也在增加,虽然量不大,大概占10%左右,主要出口到越南、中东等国家。目前该企业库存约十几天,长丝库存的增加还在春节之后,库存高位的时候会降价促销。除了检修,基本不会停车(即使有少量亏损),主要因为检修后人工成本不减,一旦有人员流失,重启后短期可能很难招到人;而且目前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仍要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该企业没有现金流压力。通过对该企业的了解,该企业不存在资金上的压力,所以基本维持较高负荷生产。对于检修也没有确定时间,不一定每年都检修,要看装置情况,上一次是6年前检修的。对于下游加弹厂和织造厂的采购是随价格而定的,下游春节前大部分有停车,节后也可能会推迟,一般会在正月十五左右,目前还没有补库,大约在月底。
当原料MEG少于用量的50%时,MEG需求从现货市场购买(较少使用煤制MEG,因为质量不稳定,而且供货不连续)。
3、某大型聚酯企业
该聚酯企业是一家以PTA、聚酯和涤纶纤维制造为主业的大型股份制上市企业。该企业主导产品为涤纶长丝以及聚酯切片,涤纶长丝有POY、DTY、FDY(中强丝)、复合丝和平牵丝等五大系列300多个品种,聚酯切片有大有光、半消光、阳离子等多个品种,并远销欧洲、中东、韩国、越南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公司现已具备350万吨聚酯产能和400万吨涤纶长丝年生产加工能力,居世界涤纶长丝企业产能和产量之首。另外,该企业目前有150万吨PTA产能(自用,其中2015年使用220万吨PTA,外采70万吨),后期有220万吨PTA产能项目还在推进。该企业PTA装置比恒力和逸盛建设时间较晚,能耗或其他方面得到优化,生产成本较低。此外,后期该企业还与某大型PTA生产企业共同推进4000万吨炼油项目。
2015年下游客户的涤纶长丝用量总体比去年好一点,大概有4%左右的增长,虽然价格较去年下降,但从量上看每年都会创新高。春节之前下游产销还可以,库存和去年同期差不多,处于中性库存水平。对于2016的形势,聚酯行业竞争也是比较激烈,但该企业有其自身的优势:1、该企业有自己的PTA工厂,在成本方面有优势;2、该企业的装置较产能较低的企业的装置能耗低;3、该企业的资金流充足,融资渠道比较多,融资成本也较低。另外,该企业也采取了其他降低成本的措施,如员工减少10%,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物流成本、包装成本等。
三、某现货贸易商
该企业主营业务为石化产品第三方分销,并提供报关、仓储、物流、供应链结算、资讯服务和技术咨询等综合分销服务。上游服务于东北亚、北美、中欧等全球知名石化产品供应商,下游客户广泛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6000家石化产品工业用户。
2015年该企业产品经营总量431万吨,主要集中在纺织原料、液体化工、聚乙烯、聚丙烯、ABS&PS、橡胶等领域。其中纺织原料占比较高,约261万吨,占全年经营产品总量的60%。纺织原料中MEG贸易量较大,月均现货交易量为20万吨,占国内MEG贸易量的19.1%,其中合同货12万吨(人民币8万吨,美金4万吨)。PTA由于利润压缩,中间留给贸易商的空间不大,企业涉足较少。
对2015年PTA的基本面的分析如下:PX表观利润相对平稳,但其利润波动程度亦出现降低;PTA平均利率逐步下滑,利润波动率亦出现降低;PTA利润波动率上半年较高,下半年较低。主要原因是:1、PTA产能过剩;2、PTA供应商在2014年下半年开始联合限产策略;3、PTA价格的供给弹性较大,PX价格的需求弹性较大;4、竞争市场加速了落后产能的淘汰,降低了社会整体库存;5、社会库存降至一定水平,导致逸盛等龙头供应商的影响凸显出来。
对于2016年PTA的供需情况分析如下,一、从供应端来看,PTA装置中江阴汉邦确定可以开出,四川晟达以及乌石化可能无法开出,翔鹭石化以及远东石化不确定暂且不考虑计入有效产能。二、从需求端来看,前提条件有3个:1、2016年聚酯计划新增产能323万吨,实际新增投放产能为150-200万吨;2、2016年聚酯平均开工率低于15年,因产能增速较高,存在去库存的预期,加之淘汰产能开工率按零处理;3、聚酯产量增速低于2015年,2015年聚酯产量比2014年增加7.7%,但其中超过3%沉淀为产品库存,2016年存在去库存压力,产量增速不高于4.7%。在以上前提条件下,该企业预测2016年PTA供需大致平衡,尽管有PTA产能退出,但依旧过剩,因此PTA成本定价模式依然成立。对比2015年PTA情况变化不大,由于期初PTA库存水平不高,所以逸盛等较大的供应商对市场仍然具有较强影响力,能够在中短期操作调节PTA生产利润,但长期无效。

PTA调研报告(浙江线)20160127.docx

32.33 KB, 下载次数: 3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5-5-14 00:30 , Processed in 0.343207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