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7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析师:期权] 金融衍生品:对冲时代来临(一)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3

广播

0

听众

0

好友

Rank: 2

积分
119

微博达人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16:1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概述
2015年2月9日上证50ETF期权正式上市,成为国内首支场内交易的期权产品。继2010年“金融期货元年”后,2015年成为“金融期权元年”。同时,2015年4月16日上证50股指期货正式上市。目前国内金融市场上,以上证50为核心的现货、期货、期权产品全部上市,现货对冲、期货对冲、期权对冲的基础条件已经形成。因此,我们迎来一个全新的“对冲时代”。
1.期权市场回顾
1.1 2015年期权市场活跃度平稳上升
2月9日期权上市后,市场投资者对其接受程度和过程与2010年股指期货上市之初较为相近。在期权上市以来10个月的时间内,经历了两百多个交易日,近50周的市场考验。同时,期权标的指数上证50ETF也在2015年演绎一场荡气回肠,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牛熊转换行情。期权标的指数震荡幅度达到85%,3月牛市行情启动,6月初A股市场见顶,随后快速下跌开启熊市模式,2个月的时间期权标的指数回落40%,同时上证50ETF指数创下年底新低。年末阶段,行情开始平稳蓄势。在这10个月的时间内,期权市场初生牛犊不怕虎,成交量、持仓量平稳上升,市场的对冲效果和对冲效率也快速向成熟市场靠拢。
上证50ETF期权上市以来,日成交量由最初的15000张水平,平稳增加到目前的20万到30万张,日成交量峰值达到35万张水平。持仓量由最初的不足10万张水平,平稳累计到目前的60万张水平。持仓/成交比值也平稳维持在2到4的区间内,表面市场投机占比不大,市场资金多以对冲交易目的为主。造成此现象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就是交易所制度经历了上市之初较为严格谨慎过度到逐渐放开交易限制,随后在A股大幅调整后交易制度再度缩紧;第二就是以2015年A股市场行情为大背景下,市场的避险需求逐步增加,对冲交易成为衍生品市场的主流交易行为。
同时,伴随着期权市场成交规模的逐步扩大,期权市场的一些客观数据及期权特有的市场交易指标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有效性和趋势性。首先,期权成交PCR值由最初的较高水平平稳过度至合理范围,当期权标的指数出现波动时,期权成交量及PCR均有效的反应出市场的避险需求。
通过数理统计的结果分析,我们发现期权标的指数50ETF的走势与期权成交PCR及期权持仓PCR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期权成交PCR的极值范围是49%至127%,可视为当前趋势的延续指标,表现出更多的交易投机性。期权持仓PCR的极值范围是34%至107%,可视为未来趋势的反转指标,表现出更多的对冲避险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5-7-7 14:20 , Processed in 0.42120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