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地点:
山东(滨州-德州-枣庄)。
调研目的:1、了解掌握山东地区玉米淀粉主要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 2、落实山东地区玉米淀粉生产成本、盈利状况以及原料储备等指标 3、调研主要生产企业的玉米供应、玉米淀粉以及副产品的运行情况。
调研结论一、玉米原料库存高,不担心后市玉米供应问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虽然近期受华北地区麦收影响,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上货量明显下降,但规模以上工厂原料储备充足,基本能维持在40-45天左右的时间。近期上量减少,但并未影响到工厂的正常生产。多数工厂并不担心市场缺粮主要理由在于:第一,养殖饲料行业需求不景气减少了玉米的消耗量。第二,进口高粱、大麦以及ddgs等替代品冲击国内玉米市场(同时还包括进口乌克兰非转基因玉米的增加,也会减轻当地玉米供应压力)。第三、渠道与贸易环节粮源充足,后续能正常补给供应市场。与去年相比今年华北地区玉米供应整体来看较为宽松。 二、副产品市场持续低迷,加重企业的运营压力从调研的企业来看,副产品的持续低迷,对企业的冲击是有目共睹。也是造成目前深加工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由于养殖饲料行业的不景气以及国外替代品的低价冲击之下,玉米副产品价格仍处于探底的阶段。据卓创统计,目前玉米副产品的对冲力度较去年同期下滑高达40.1%,其中玉米纤维、玉米蛋白粉以及玉米胚芽粕三种产品跌幅尤为明显,深加工企业承压过重。 三、亏损加重,部分中小型企业停产或减产缓解运营压力面对主产品与副产品市场的持续低迷,在亏损不断增加的压力之下,部分地区企业开始计划主动降低开工减少市场供应量。虽然有实力的企业虽然开工率尚能保持坚挺运行,但压力却在持续积累。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惨淡的副产品市场拖累,在行业经历持续长时间亏损之后开工率不排除大面积下滑的可能。目前已知的停产或者减产的企业包括:潍坊盛泰、大宗生物、恒仁工贸、秦皇岛骊骅、秦皇岛鹏远、河北燕南实业。 四、主产品市场有望阶段性上涨,但涨幅受到限制。
考虑到目前亏损不断加重,深加工企业运营压力高企,在副产品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之下,并且这种局面短期内很难出现实质性的扭转。后期主产品玉米淀粉现货价格下行的空间逐渐缩小,现货市场价格有望呈现阶段性温和上扬的走势,但涨幅受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