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自上任以来不断提出索要加拿大、格陵兰领土的要求,看似疯狂其背后实质是在北极加速解冻后,全球新的地缘格局博弈的必然:包含了新的贸易航道,新的资源渠道和最重要的地缘战略的选择方向。 北极加速解冻后北极理事会国家的长期博弈显现 特朗普上任以来不断要求格陵兰和加拿大的领土主权提出要求,这个过程看起来是一个非常疯狂的举动,但实际如果从美国的长期占地缘战略利益角度来去看,是有其内在逻辑、而且是深谋远虑的,既非疯狂也非短视,只是他掩饰在了一种非常极端和直白的所谓特朗普风格的手法之下,我们来看一下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战略利益? 我们如果把整个北极地区的在解冻的大地缘战略格局下进行拆分,就会看到所有的变化都因此而产生。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等团队根据最新气候模型预测:北极最快可能在2027年夏末首次出现无冰状态(即单日海冰面积低于100万平方公里);若无减排行动,北极无冰月(连续30天无冰)将在2030年前后出现,北极航道全年通航或成现实。 第一个层次是从资源的角度,第二个层次是从战略航道解冻以后带来的地缘格局的角度。第三个就是整个新一轮的大的地缘战略格局重新进行合纵连横的改变。
一、地缘战略新的根本改变 新的地缘战略格局的改变来自于我们在过去看到的整个亚欧大陆实际上是被北极冰封。在一隅这个时候,美国的地缘战略学者所谓的离岸制衡,实际上一直是通过破碎地带的压制,比如我们常知道的所谓三道岛链来去封锁中国,其实它只是美国的离岸制衡战略策略中的一部分,在所有的亚欧大陆的边缘地带制造各种各样的动乱,确保整个亚欧大陆没有任何一个战略强者能够出现威胁到美国的战略地位,这才是美国整体的战略安全构筑的基石。
在这个过程里面,一旦当整个地缘格局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也就是我们看到北极解冻以后带来的战略改变,意味着过去的永冻港可能变成不冻港。那这时候美国在围堵亚欧大陆的三道岛链以及整个地缘政治中的对破碎地带的控制和挑动战乱的战略会出现彻底瓦解。那么重新去控制新的出海口,也就是北极大陆的出海口以及航道对于整个的战略利益都极端的重要。 在过去随着北极逐渐开始解冻,过去的北极理事会,也就是北极相关的8个国家,其实分成了以加拿大和俄罗斯为首的两派,一边控制一部分北极的资源,那么在这个过程里面,其实明显就是分成了东西方的两大阵营,东方以俄罗斯为主,西方以加拿大以及芬兰为主。
我们看到在北极圈的这个俯视的视角地图下,基本上整个的大部分格陵兰都在北极圈覆盖地域之内,一旦这个地区解冻,那么整个的战略通道都将被打开,而只有控制加拿大,尤其是加拿大北部以及格陵兰地区才能全面参与进行这样新的出海口的战略博弈。而美国因为地缘的原因,在加拿大南部始终没有办法直接参与到北极理事会的主导过程里面,因此他才提出了这样的所谓讨价还价的过程。
当然我们都知道直接使得加拿大并入美国并不现实,也会遭到巨大的民意反弹。但是特朗普擅长的就是先把先讨一个通天的高价,然后再让你接受不得不接受较低要价的事实。这样的一个过程会造成了后面加拿大和芬兰去参与北极理事会主导的过程将逐渐被美国控制,后面现实的结果也是美国的根本利益。第二 新战略航线的改变 从全球贸易航道的角度来去看,我们去看到整个北极的航道分为三个部分,而这三个部分分别是由俄罗斯靠近控制的东北航道和加拿大格陵兰控制的西北航道以及中间部分的中央航道。首先根据最新的气候模型显示,最早在2027年,也就是特朗普的新一个任期之内,那么阶段性的解冻就可能出现。而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会看到越来越赤裸裸的对航道控制权的争夺战。在这个过程里面,俄罗斯和加拿大已经为此进行了多轮的不断的你争我夺,而且俄罗斯一直在声称要对西部的航道,东北部的航道征收过境的费用,那么在这个里面意味着以后未来所有打破三道岛链的过路费都要由俄罗斯来收取,这种潜在的战略利益是无比巨大的,尤其是如果我们看一下地图就可以知道,未来这样的贸易航道大大节省了在过去的战略航道里面所走的超远的航道路径,节省了大量的费用,可以直接到达欧洲北部,可以直接到达北美。所以我们才看到在这样未来一场全球的新贸易体系下,航道的争夺争夺战已经开始了,在这个过程里面也会看到很多支线的情节在展示这样的故事。一方面李嘉诚将自己掌握许久的和记黄埔巴拿马运河的重要港口的主权卖给了美欧控制的贝莱德集团,其实就已经是他提早嗅到了所有全球战略航道要进行政治化的重新清洗,未来已经不是靠单纯的经商贸易就能够掌握未来航道的所有权,这是未来重塑全球贸易和战略格局的战略通道,必然要为美国所掌握所争夺。
第三 战略能源资源的改变 我们看到这张图就能下面这张图其实就已经可以看到北极地区蕴藏的大量的原油、天然气煤炭,尤其是在北极圈地图内基本上都是沿着这两条航道的北极圈沿线密布,这样的过程意味着后面无论是传统的油气资源,还是大量的其他资源都是异常丰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