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uperbreadman 于 2025-5-27 14:53 编辑
主要观点 2016年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还会公布金融机构口径的外汇占款,即“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数据。但在2016年之后,央行就不公布该数据了,只能看到央行口径下的外汇占款,很多人认为又少了一个观测市场情绪和资本流向的指标。但我们认为金融机构外汇占款这个数据本身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当前市场情绪变化,甚至数据表现可能与市场情绪相反,原因如下:一、影响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的因素很多,不一定都是市场的自发行为。央行在外汇市场的宏观调控、央行进行的衍生金融工具操作等诸多因素,都可对该数据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该指标具有滞后性,只能解释及估测资本流动以及外汇市场情绪的历史情况。 那么,有没有其他指标可以更好地反映市场的自发行为呢?当然有!我们可以将目光投向银行的结售汇数据。 银行结售汇是反映境内外汇供求状况的重要指标,统计对象是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分析银行结售汇的供求状况,有助于我们从微观层面更好地把握人民币汇率变化的脉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几乎所有被市场广为关注的资本流向和投资者情绪指标都有很大的滞后性,银行结售汇也不例外。总体而言,表明实际资本流动与企业持币意愿选择的结售汇数据,可以作为观察市场对汇率升贬值情绪和预期的参考指标。 风险点:对指标理解不够透彻 重要声明:本报告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