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股指期货基差影响因素按照期限长度划分:1)机构投资者长期稳定的多空仓位博弈,其中包括雪球对冲多头、指增产品裸多头以及量化中性产品的对冲空头;2)短期的市场情绪与雪球对冲调仓;3)季节性的分红影响。除此之外,交易制度的更迭对市场流动性有较大影响,并进一步影响至基差水平。 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中金所松绑股指期货交易政策后,IC整体持仓量、成交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23年6月,IC总持仓维持30万手量级运行,是股指期货中最受欢迎的标的,容纳了更多的市场策略。因此本文将着重讨论中证500股指期货的基差变动,以更好反映各时段里对基差变动的影响因素及逻辑。 回顾IC基差走势,2015年4月16日至2018年11月30日,经历2015年牛转熊的大波动之后,监管层收紧股指期货交易制度,市场流动性低迷,以存量持仓运行为主,基差贴水较深,基差运行趋势受市场行情主导。2018年12月3日至今,中金所逐步松绑交易制度,股指期货市场迎来增量阶段,基差变动受市场情绪、机构交易行为、监管制度等因素共同影响。 去年年底至今,IC长期基差贴水收敛的主要原因有:1)历经近一年熊市后,指数处于相对低位,市场悲观预期计价较为充分,空头套保需求较低;2)年末收益互换新规过渡期到期以及中性策略的弱化,空头力量相对削弱;3)雪球、指增产品规模的逐步扩容使得多头力量相对变强。 短期看,基差的长期高位难以为继,收益互换新规过渡期已过,伴随市场情绪的恢复,中性策略、雪球对冲等常态化影响因子将继续成为影响基差的主要力量。1)当前仍处于分红季,基差存在季节性走弱特性;2)基差的贴水收敛甚至升水,无疑降低了中性策略的成本,待后续Alpha表现有所修复时将增强空方力量;3)现货做空机制与难度较高,衍生品端对于产品有一定交易、规模限制,如雪球等产品多头增长力量有限;市场空头需求强于多头。 长期看,股指期货基差或将呈现螺旋式周期波动,逐步收敛。一方面,长期的多空仓位博弈,指增、雪球对冲方与量化中性实际互为多空对手盘,或将引导基差运行呈现螺旋式的周期波动规律。另一方面,随着《期货与衍生品法》的出台,金融衍生品市场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若后续对交易制度及对冲工具做进一步的丰富将减轻股指期货空头压力,基差贴水或逐渐收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