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曹33 于 2024-6-10 17:13 编辑
第一部分
海外宏观
5月FOMC:没有降息,但是放缓缩表了
2024年5月2日(上周四)02:00,美联储(FED)FOMC议息会议第六次维持5.25-5.5%基准利率不变,符合预期。有以下几点需要重点关注: 1)会后声明中强调“实现2%的通胀目标缺乏进一步进展”,基本上排除了短期降息的预期,暗示降息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2)删除3月“正在朝向更好的平衡方向方向发展”,改为“过去一年实践就业和通胀目标的风险已趋于更好的平衡”;表明形式改善可能已经停止。 3)没有降息,但是放缓缩表了,“6月开始……美债的每月赎回上限从600亿美元降至250亿元”,即减缓QT,放缓从市场上“抽水”的速度;这意味着美联储货币政策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迹象,在加息和降息之间的空白画下了一个分隔符 4)会后鲍威尔发言略超预期的偏鸽,重申年内可能降息和不大可能加息的观点,强调将继续“大幅”减持持有的证券,力图安抚市场。会后短期美债收益率出现了自年初以来最好的两天跌势,从周内最高5.04%跌至最低4.87%(下跌17bps)。
FedWatch 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的重要观测指标
美国就业:强劲增长正在降温
2024年5月3日(上周五)20:30,美国劳工部公布4月非农就业数据,其中: U3失业率3.9%(预期3.8%,前值3.8%),高于预期,但连续五个月保持在3.7%以上;季调后非农就业人数17.5(预期24.3,前值31.5)万人,低于市场预期,为六个月以来最小增幅;表明一季度劳动力市场强劲的增长正在降温,特别是对利率敏感的地产和酒店业就业增长显著放缓。 时薪环比+0.2%(预期+0.3%,前值+0.3%),薪资增长放缓可能有助于降低通胀压力,同时领先经济的指标放缓,可能促使美联储调整政策。 数据公布后,叠加前一日FOMC,降息预期重新升温,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下跌,美股、黄金上涨。
美国ISM制造业PMI
5月1日(周三)22:00,美国供应管理协会(The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公布4月ISM制造业PMI降至49.2(预期50,前值50.3),低于预期且低于荣枯线,表明制造业陷入萎缩状态;
其中,新订单49.1,产出51.3,就业48.6,供应商交付48.9,自有库存48.2,客户库存47.8,物价60.9,订单库存45.4,新出口订单48.7,进口51.9;
多项分项指标下降至萎缩区间,尤其是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表明国内外需求均出现减弱;4月产出虽然下降,但仍处于扩张区间,表明生产活动尚未完全放缓;就业指数连续第七个月收缩,但收缩幅度有所放缓;物价持续显著攀升,表明材料和其他投入成本上升,后续将应影响制造业的盈利能力。
第二部分
金属新材料
整体回调 关注基本面质地更佳品种的底部机会 金银铜后续单独展开。
锡:目前累库仍未改变,等待去库后做多。供应难增、需求有半导体+光伏亮点,未来涨幅可期。
铝:再生供应扰动过大,基本面并不是特别好。继续推荐做空电解铝利润的策略。
铅:有色中唯一的Back结构,且在这轮回调中没有回调。主要原生铅减产、再生原料季节性缺,带动偏强,但精废价差没有大幅收敛,后续涨势不具备持续性。中短期可关注交割风险。
锌:基本面质的虽然好,但下游需求无亮点、无题材。由于弹性大,只建议在板块上涨时作为次选多头配置,
镍&不锈钢:不锈钢的库存是板块中最新拐头降库的,需求超预期向好,但由于红土镍矿的供应过剩,也无大的向上驱动。可以考虑区间操作。
碳酸锂:近期汽车补贴刺激下,带动上涨,但实际基本面并未看到显著改善,与镍类似,暂无大的向上驱动。
第三部分
金银
核心观点 金融维度,降息交易再度升温,中期(3-9个月)利多仍在; 货币维度,现阶段全球政治格局下,长期(1-3年)趋势难改; 商品维度,全球再通胀压力继续加强,中期(3-9个月)整体商品利多。
利多情绪降温,但并未退潮; 短期回调进行中,目前沪金550元/克附近(-6%),有较大支撑;下方极限测试520元/克(-11%)。
相对黄金,白银在4月至今更多显示的是弹性大,涨跌过程中幅度更大,基本面暂无明确机会。
推荐买黄金看涨期权,随着期货回调和波动率下降,权利金下降幅度更大; 期权买权风险可控,收益杠杆更高,加之黄金波动率远低于其他商品,权利金低,买权性价比更高。
截止2024年一季度最新,IMF公布全球黄金储备(包括IMF、BIS、ECB)合计3.59万吨(+87.8吨),占比外汇总额的16.2%;主要增持来自土耳其(+30.12吨)、中国(+27.06吨)、印度(+16.39吨)、哈萨克斯坦(+16.39吨)等。
截止2024年4月最新,中国央行官方公布持有黄金储备2264.33吨(7480万盎司,+6吨),价值1679.57亿美元,占比外汇总额的4.9%(2015年6月仅为1.65%) ,连续十八个增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