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摘要 铁矿:废钢供给的丢失,需要通过增加生铁产量来弥补废钢的减少,进而增加铁矿需求。俄乌冲突、印度加征高额出口关税等因素的影响,全球铁矿供给呈现收缩态势。在这种剪刀差的情况下,铁矿库存大幅下降。因此我们继续推荐逢低买入铁矿。 双焦:和铁矿同理,废钢的丢失也会增加双焦的需求,而焦煤端同样没有供给增量,C元素库存持续下降。因此建议逢低买入双焦。 核心观点■ 市场分析 2020年以来黑色商品的几波下跌过程中废钢价格的下跌幅度远小于螺纹、铁矿等商品的跌幅。究其原因是这几波下跌,不管是疫情导致,还是消费下滑导致的价格下跌,同时都看到了废钢供给的大幅减少。 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当钢产量大幅下降时,厂内废钢的产生量也会大幅下降,并且下降比例和粗钢产量下降比例基本相等。粗钢消费影响当期加工废钢,突出表现就是2021年3-4季度,国内粗钢消费大幅下降,也导致了加工废钢的大幅减少。季节性废钢回收淡季,包括:春节期间和夏季高温期间。春节期间,废钢从业人员返乡过年,废钢的回收、剪切、打包等处理也受到影响;而夏季高温、多雨的天气也会影响废钢的回收和加工。季节性废钢供给下降在我国和欧盟都体现的比较充分。 疫情封锁影响了人员的流动,也影响废钢的收集/加工/打包等活动。这在中国和欧盟2020年初疫情扩散期间废钢供给减少,表现为(粗钢-生铁)/粗钢比例大幅下降。同时,在今年3月份以来上海疫情扩散导致废钢收集受到影响,而华东地区又是我国废钢的主产区,因此废钢产量下降也得到了体现。5月份,更加体现疫情封锁对废钢产生量的影响。 根据数据测算,1-4月份我国废钢消费同比下降1400万吨,5月当月,废钢消费同比大降24%,这样使得1-5月份,国内废钢消费同比减少2200万吨。以1-4月份1400万吨废钢减量为例,这意味着需要增加1400万吨生铁来弥补这一缺口,相当于增加2300万吨的铁矿石和近700万吨的焦炭消费。 黑色产业链并不只是国内废钢的供给在减少,俄罗斯禁止出口废钢同样会加剧全球废钢资源的紧张。俄罗斯每年出口废钢500万吨左右,占全球废钢出口量的5%。而另一个含铁元素商品,铁矿亦然,俄乌战争导致乌克兰铁矿出口受阻,这部分影响大约有3000万吨左右。而印度对铁矿增加出口关税,也将影响全球4000万吨铁矿供给,这些都势必会造成全球抢夺铁资源。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22年将影响中国铁矿的进口量3800万吨左右。由于废钢供给的丢失,导致2022年铁矿需求量同比增3000万吨左右。考虑到2021年国内铁矿过剩3000万吨,2022年国内铁矿将出现2000+万的供需缺口。 双焦也同理,焦煤供给没有增量,而需求端增量较为明显。基于目前的情况,预计2022年全年焦炭消费增加506万吨,焦煤消费增加1007万吨,而焦煤供给方面国产假设能够增加1288万吨,进口方面减少254万吨,那么焦煤的库存也将持续去化。 ■ 策略 中期看多铁矿、双焦等钢铁原料,择机多配。 ■ 风险 俄乌局势缓和,疫情扩散加剧,经济失控或持续滑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