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模型预测潜在产量高峰在2023年。中国热带作物研究所和IRSG两个机构对全球天然橡胶供需预测的模型则显示,供需平衡要到2025年前后才会到来,此前,都将是产能供过于求的局面。 从单产来看,九国单产均值2013年以来持续受低价的压制,2020年受疫情和天气影响更是再创新低。后续若价格好天气好,单产提升的潜力较大! 由于产能过剩,天气因素、价格因素和疫情因素是未来产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若天气问题不大,主产国泰国外来劳工输入问题不大,则当前价格势必激励供应增加。通常厄尔尼诺之后接着拉尼娜,会造成橡胶价格冲高后回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目前已经出现了拉尼娜现象,从这个角度,后面或有一轮跌势。 今年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基本探明了橡胶的底部,万元以下的价位极难再见到。 需求方面,由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注重需求侧管理,乘用车限购将放宽,预料继续向好。重卡今年销量大幅创新高,对需求有所透支,边际已略有走弱。海外若疫情走稳,可能会出现补库。 从成品油数据来看,中国今年替换轮胎需求降5%左右,明年增长5%;全球降10%左右,明年仍未能恢复当往年水平。 以美国为首的低利率和购债货币宽松持续,货币因素支撑商品价格。M1-M2差值11月份继续回升至-0.7%,进一步逼近零轴,利好商品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