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河南地区生猪养殖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 12月11日证监会发文确定生猪期货将于1月8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一石激起千层浪,‘生猪’作为我国第一个活体交易品种,引发产业内外极高关注。河南省作为生猪期货的交割基准地,其猪价和生猪期货价格波动直接相关。通过走访河南地区饲料企业、规模养殖场、专业养殖户、猪经纪、屠宰企业等生猪养殖产业链各环节,在定价方面主要了解生猪养殖产业链及生猪定价及传导机制。在供求方面,主要了解河南地区养殖现状、复养情况、冬季疫情对母猪存栏影响、上游养殖端及下游屠宰场对未来价格预期、是否有计划通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操作等。 二、调研路线 郑州、鹤壁、开封、周口、漯河、驻马店、南阳。 三、调研小结 通过和11家受访对象交流,进行如下总结: 1、河南地区非瘟后复养达到正常水平60-70%,规模占比大幅提升,散户逐渐退出。 在养殖非瘟常态化的背景下,规模养殖场是复养主力,生物安全防控是目前防止非洲猪瘟的最有效途径(某些企业因去年大范围注射非洲猪瘟疫苗导致今年母猪疫苗毒流产等不良反应),生物安全防控成本较高(牧原非瘟前养殖成本11.5-11.8元/公斤,今年三季度完全成本14元/公斤),而散户在生物安全防控上资金和人力等投入均无法保证。当前稳健发展的专业养殖户(50-200头母猪)基本上是没有发生过非瘟的猪场,之前因非瘟清场的散户复养之路非常艰辛,大部分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当前,河南地区整体复养达到正常水平的60-70%。 2、冬季疫病抬头,小猪和淘汰母猪屠宰量明显增加,整体出栏低于预期。 今年10月份开始,河南地区疫病开始抬头,包括非瘟、蓝耳、口蹄疫和仔猪腹泻。尤其是豫南地区比较严重,12月份规模养殖场出栏不及预期,且出栏体重偏低,一方面上市公司为了配合年报提前出栏,另一方面疫情导致存栏下降。据屠宰场反映,近期60-110公斤小猪和母猪屠宰量明显增加,预计母猪产能增加量相比近期疫病减栏量持平。经过今年冬季,明年2-3月份母猪存栏有待确认。 3、三元母猪占比50%以上,叠加冬季疫病影响,明年存栏及出栏不确定性增加,价格下跌幅度或不及预期。 河南地区三元母猪占比较高,目前预计占比50%,2019 年的复养以及今年前三季度的复养几乎全部三元母猪。在今年 10 月份之后,规模养殖企业增加二元母猪的替换补栏,持续更新母猪群体。据了解,在高额养殖利润驱使下,三元母猪生产性能较去年有明显提高,每胎产仔相比二元母猪少2头左右,然而高补高淘的特征仍存。 未来价格预测,在产能快速扩张下,长期下跌的大方向毋庸置疑。然而,今年冬季疫病或将影响下跌节奏和幅度。综合受访者的观点,预计明年上半年价格下跌幅度有限,30元/公斤支撑较强;下半年,随着产能兑现、出栏增加,预期价格在24-25元/公斤。 四、调研日志 详见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