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ICE美棉主力合约至收盘主力合约跌2.51至67.41,跌幅为3.59%。郑州棉花节后首日CF2005、CF2009、CF2101均跌停,其中CF2005跌950至12565,跌幅为7.03%,CF2009跌975至12950,跌幅为7.00%,CF2101跌1015至13435,跌幅为7.02%。 一、肺炎疫情影响继续,纺织企业开工延后 从2019年年底湖北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出现开始到1月8日国家卫健委初步确认了新型冠状病毒为病原再到1月20日钟南山院士表示存在人传人现象,1月23日武汉封城,1月29日起各省市相继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惯性病毒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断蔓延。 本次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市场普遍担忧疫情延续以及防控措施将影响终端消费,从而影响原料端棉花需求。就具体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为13516.60亿元,其中1-2月零售额累计值为2332.10亿元,一季度零售额累计值为3422.60亿元,占比分别为17.25%、25.32%。据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为2715.67亿美元,1-2月累计值为381.55亿美元,一季度累计值为563.31亿美元,分别占比14.05%、20.74%。目前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国内各省市仍旧处于严防严控的情形下,纺织品服装线下销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生产端由于人员返工、企业复工、物流运输恢复等都存在着推迟延后情况,其中山东、河南、河北等主要纺织省份开工时间基本均推迟2-9天,中国轻纺城、广州国际轻纺城等、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等主要纺织市场开市时间普遍推迟7天或以上。所以对于纺织品服装行业来说,一季度生产销售可能略显清淡。 二、棉花缺口可能缩窄,关注后续新花播种 据中国棉花信息网1月供需预测数据2019/20年度中国棉花产量为563万吨,进口185万吨,消费826万吨,故期末库存将下降79万吨至465万吨。若粗略以年度消费量826万吨来计算,单月消费量为68万吨,再结合疫情可能持续的时间,对于之前预期的年度缺口79万吨来看,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与此同时,对于其中的进口,由于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下对美棉采购的预期,内外棉价差持续倒挂,所以进口棉对国内棉花的供给压力仍将继续。所以综合来看,棉花供给对市场的压力时间将延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价格持续下跌无疑会影响到新棉种植情况,尤其是国内新年度补贴政策是否将符合预期,所以需要等待后续供给与需求的重新适配调整。 三、后市展望及策略推荐 对比年前棉价回升主要是由于棉花价格在低位,资金看多气氛较浓,中美磋商向好与季节性需求给予契机,而目前的肺炎疫情无疑是给需求的回升造成了打击,与此同时供应的压力也在继续,使得棉价的回落压力短期在情绪的加持下进一步放大。目前疫情仍在上升期,但是结合武汉封城、各省市相继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延长假期,控制减少人员流动等措施以及病毒潜伏期、后续人员复工返程等,专家预测元宵节前后可能迎来拐点,预计未来十天至两周左右将出现高峰。而相较于非典时期,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物质基础、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明显增强,预计疫情持续周期将明显缩短,对整体经济产业影响相对可控。对于棉花来说,调整周期可能延长,但是整体内在基本面转好后仍可能推动棉价上涨。 故现下疫情带动棉价快速下行,但结合情绪释放与基本面情况,短期棉价可能继续偏弱运行,但中长期仍存在向上动力,可适当逢低布局长线多单或介入5-9反套。目前CF2005为12565、CF2009为12950,5-9价差为-385,而理论持仓成本为560左右,5-9价差可能扩大。关注疫情发展态势、下游需求恢复情况及后续新花播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