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临储玉米竞价交易以来,整体成交率接近100%,成交溢价平均水平也由首周的120元/吨左右上涨到220元/吨左右。临储成交火爆,临储存粮在今年耗尽的预期愈加强烈,增加了市场囤粮积极性和供需相对紧张。临储玉米退出历史舞台后,玉米市场供需缺口的预期将逐渐主导市场的走向,牛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港口现货价格维持在2100-2150元/吨之间,大连玉米期货主力2009合约维持在2120元/吨左右,临储玉米按成交价折算仍有一定利润,也支撑了临储玉米成交的积极性。 临储玉米最快9月中旬将被耗尽 按照临储收购和往年拍卖成交量推算,今年临储玉米开始拍卖前,临储玉米存量预计在5800万吨左右,目前临储拍卖7周,成交量近100%,接近临储存量的一半,这也意味着临储余粮最快可能在9月中旬就被耗尽。根据过去3年的市场拍卖量、产量、库存情况推算,2019/20年度市场缺口在6500万吨左右,在临储玉米和一次性储备玉米等政策粮源供应的支撑之下,临储玉米存量能够满足2020年消费。 下年度市场缺口更大,且市场缺少政策粮供应保障。2020/2021年度玉米种植面积继续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一方面大豆每亩补贴高于玉米200元。玉米转大豆的面积继续增加。而播种期天气原因导致部分地区玉米种不上,也加剧了玉米面积的下降趋势。结合2019年黑龙江及内蒙古玉米受灾和今年玉米面积继续大幅下降的情况,按照正常趋势单产估计,今年玉米产量较2019年因灾减产的产量小幅增加289万吨。 另一方面,生猪存栏逐渐恢复对玉米的需求显著好转,玉米整体需求较上年增加。据农业农村部监测,能繁母猪、仔猪和育肥猪存栏量均呈现持续恢复性增长态势。尽管目前非洲猪瘟仍有点状发生的情况,但随着生物防控意识和技术的进步,非洲猪瘟对猪群的影响显著下降,非洲猪瘟的点状发生仍然可防可控,对生猪产能和存栏的恢复起到了保障作用。结合玉米深加工行业消费情况测算,2020/21年度玉米整体需求较上年度增加1200万吨左右。这也意味着2020/21年度玉米缺口将达到7400万吨左右。同时,在临储玉米等政策粮源耗尽之后,市场主体讲面临较为迫切的商业库存重建过程,这将解决市场的短期缺口。 涨价吸引替代品是解决玉米缺口的主要手段 目前,说着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玉米小麦价差逐渐缩小,甚至超过新季小麦的收购价格,使得小麦替代饲料玉米在价格上具备优势。按照往年小麦玉米价差带来的替代来看,当小麦价格比玉米价格高50元/吨以内,就会有饲料企业大量使用小麦替代玉米,未来小麦可能会成为重要的饲料原料替代玉米。2012年前后,小麦替代玉米的数量曾经达到3000万吨左右。据部分公开数据估算,目前全国最低收购价小麦余量超过9000万吨,再加上中央储备,地方储备等,全国政策性小麦库存数量达到1.48亿吨(USDA数据)。因此,小麦替代玉米作为饲料原料在价格和数量上逐渐具备可能性,这将是未来弥补玉米市场供需缺口的重要替代品来源。 总体来看,在市场供需缺口结构中,用粮企业的商业库存水平也将从过去的较低水平提高到1-2个月,这也将加剧玉米的供需紧张格局。在临储玉米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市场只有通过涨价来调节上游种植结构调整,增加玉米种植面积,同时通过涨价来吸引国内外替代品如进口玉米、高粱、大麦以及尤其是国产小麦和稻谷等粮源来弥补这个缺口。玉米市场的长周期牛市基础较为牢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