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2016年11月10日中国建材报 缺乏支撑,玻璃回调风险逐步加大 弘业期货张永鸽 如果说今年9月之前玻璃上涨行情还经历了一些波折的话,那么10月中旬后的这波可谓称得上真正的“猛牛”行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玻璃期价涨幅近20%,近几个交易日的拉升更是功不可没。然而,从基本面上看,北方市场价格已出现季节性回调,南方市场也没有亮眼表现,加上近期行业产能净增加加大市场压力,缺乏现货支撑的玻璃期价将面临较大的回调风险。 北方调整,南方持稳 虽为工业品,但玻璃在不同的区域内有着不同的季节性特征。首先来说,春节期间由于生产厂家的不间断开工,供给压力增加,年后一般会展开一波去库存周期;此外,6、7月份期间南方玻璃市场受梅雨影响,玻璃储存和出库受限,厂家多以降价来保证出库;而进入11月之后,东北建筑施工无法正常开工,玻璃价格往往大幅度下调。今年亦是如此,10月下旬以来,本溪迎新、营口信义等东北多个玻璃厂大幅调低市场价格,截止到目前已下降140元/吨附近,临近的华北市场受到东北降价潮的影响也出现小幅回落。虽然南方市场不受冬季影响,但近一个月以来的也只有20元/吨的涨幅,表现不尽如意。由此来看,期价目前的走势要大大偏强于现货市场。 行业净产能增加 从产能方面看,今年9月玻璃生产线没有冷修和复产动作,而进入10月之后,广东玉峰二线和河北迎新行唐一线相继复产,即便除去广西南宁冷修的一条生产线外,日增加产量还有650吨。此外,在环保和供给侧改革双重压制下,今年新建生产线大大减少,上半年只有4条新建生产线点火,历经4个月的空窗期之后,9月下旬河北德金新建一条日产1000吨的生产线,后期还将有金晶科技宁夏一线500吨计划点火烤窑。这些产能将逐步形成供应,从而制约市场单边走高。 期价贴水格局扭转 玻璃期货市场的走高,导致原本贴水的期价迅速升水于沙河市场。据统计,除了今年8月底,期价重心一路上扬,期货出现短暂的升水之外,今年大多数时间内,玻璃期货都贴水于沙河现货,而近几日的期价的快速拉升改变了这一格局。 今年玻璃库存随着价格重心的一路上涨,自二季度便呈现下滑趋势,8月底更是创下了2014年1月以来的低位,在产能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着实不易。不过,从近几周的周库存数据来看,生产企业已进入累库过程,当前库存较今年8月的低谷已增加167万重量箱。然而,从价格上比较的话,当前玻璃期价已大大高于今年8月底创下的高位,表明市场已偏离现货市场,期货升水局面也难以长期维系。 综上而言,在房地产调控市场压制下,需求回落将不利玻璃消耗,而玻璃现货市场受到季节性因素压制走势不佳,后市玻璃厂家或出现累库,上方风险大,建议前期多单适时止盈,谨防回调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