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面变化不大 欧洲制造业小幅回升,美国ISM制造业PMI与Markit制造业PMI继续分化。1月,欧元区制造业PMI为47.9,环比上升1.6,其中,德国制造业制造业PMI为45.3,环比上升1.6,法国制造业PMI为51.1,环比上升0.71月;美国ISM制造业PMI为50.9,环比上升3.1,美国Markit制造业PMI为51.7,环比下降0.7。欧美制造业均较7、8月份的低点有所回升,从美国制造业PMI来看,美国ISM制造业PMI继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后首次回升至荣枯线上方,Markit制造业PMI始终处于荣枯线上方,且连续两月回落,二者走势继续分化。 美国原油依然供强需弱 美国原油产量居高不下,原油需求表现一般。截至2月7日当周,供给方面,美国原油产量1300万桶/天,同比增加9.24%;需求方面,美国炼油厂产能利用率88%,环比减少0.6%,同比增加2.1%;美国汽油产量924.1万桶/日,同比减少3.93%;库存方面,美国商业原油库存44246.8万桶,环比增加745.9万桶;汽油库存26104.9万桶,环比减少9.5万桶。美国炼油厂产能利用率处于历史同期水平低位,原油库存增加,成品油库存减少,汽油库存在连续12周增长后连续2周下滑,美国炼油厂春检时期,原油需求表现较为一般。 新冠疫情影响中国原油需求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山东地炼厂开工率大幅下滑,中国原油需求走弱。从中国山东地炼开工来看,截至2月13日,山东地炼炼油厂开工率41.1%,环比下降4.6%,其中,截至2月12日,35家主营地炼厂常减压开工率为40.94%,环比下降6.8%,山东地炼开工率继续下滑,接近五年历史同期低位,中国的原油需求大幅下降。 SARS期间国内成品油产量大幅下滑 SARS爆发期间,国内汽油、柴油和煤油产量均大幅下滑。2003年3月汽油产量405.28万吨,5月产量为363.9万吨,下滑10.21%;2003年3月柴油产量704.65万吨,5月产量为661.84万吨,下滑6.08%;2003年3月煤油产量78.84万吨,6月产量为47.41万吨,下滑39.87%。SARS期间,汽油、柴油及煤油的产量均大幅下滑,需求端大幅利空原油价格,WTI和Brent在SARS大爆发前后最大跌幅分别为37.38%、32.09%。 原油远期曲线贴水转升水 WTI、Brent、SC远期曲线也均由backwardation结构转为contango结构。根据2018年BP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国原油消费量已跃居世界第二,2018年原油产量379.77万桶/天,进口量932.80万桶/天,消费量为1352.50万桶/天。受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原油需求大幅下滑,为控制疫情扩散,企业延迟复工,居民出行减少,春节节日消费效应远低于历史同期水平。在此影响下,引发全球原油需求大幅下滑担忧,原油近月合约贴水,远月合约升水。
OPEC试图减产抬升油价 OPEC原油产量继续下滑,试图深化减产以应对油价下跌。1月,OPEC原油产量2885.9万桶/天,其中,沙特产量973.3万桶/天,新减产协议达标;伊拉克产量450.1万桶/天,旧减产协议达标,新减产协议未达标;尼日利亚产量177.6万桶/天,新减产协议未达标;阿联酋产量303.4万桶/天,旧减产协议达标,新减产协议未达标。从现有的减产执行情况来看,伊拉克、尼日利亚、阿联酋新减产协议均未达标。疫情爆发无疑对疲弱的原油需求雪上加霜,OPEC希望深化减产60万桶/天,但俄罗斯仍然像OPEC+会议前一样不做表态,OPEC+能否达成深化减产仍然存疑。 总结 整体来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国内原油需求影响较大,油价承压下跌,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以及OPEC方面表达减产愿望,油价上行,从而俄罗斯减产动力更加不足。短期原油基本面仍未改善,油价振荡,中长期应关注疫情拐点,原油需求的提振,仍需等待疫情拐点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