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上涨时机在何处? 2016年取消临储玉米收购以后,我国玉米供需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2016年以后玉米的季节性图表来看,近些年在12月-次年1月基本上都会出现集中售粮带来的玉米价格下跌。2016年、2018年均是在12月出现大幅走低情况,2017年则是延迟到了次年1月下跌。 2018/2019年度来看,2018年11月到2019年基本上都是下跌期。一方面是集中售粮,另一方面是拍出的近1亿吨巨量临储玉米出库,2019年初猪瘟疫情倒是没有预期到后面会那么严重,猪瘟疫情情绪延迟发酵助推跌势。 2019/2020年度来看,玉米期货指数于11月下跌2.33%,此轮下跌主要反应的是非瘟造成的玉米需求疲软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缓和预期。2019/20年度新季玉米产量较去年基本持平。售粮进度方面,目前东北地区售粮进度为4成左右,进度慢于去年。距离小年不足两周,集中售粮周期缩短,预计春节之前卖一批,春节之后卖一批。春节前后市场依旧面临季节性供应压力。需求方面,2018年12月生猪存栏3.1亿头,而2019年生猪存栏1.9亿头,需求远不及去年同期。深加工产能扩增,但速度较慢,短时间内难以对玉米继续形成有效需求增量。临储玉米拍卖粮2200万吨,比去年少了很多,不过质量较差,大多流向深加工。总体来说,今年需求情况不及去年。不过,2019年12月玉米期价明显表现出阶段性的抗跌性,一方面由于2019年四季度玉米集中上市之前大跌一波,基层惜售情绪支撑玉米价格。另一方面,黑龙江直属库春节之前数万的收购计划造成的提价收粮增加了玉米需求并提振了惜售情绪。尽管如此,直属库收购数量有限,基层仍有将新粮变现的需求,春节前后玉米难有大涨,春节之后预计滞涨下探。 从期货价格来看,1月初,玉米期价指数为1909元/吨,为近五年高点,远高于五年均值的1790元/吨、2019年初的1875元/吨以及2018年的1845元/吨。前面提到,玉米产量与往年持平或略有小幅波动,需求却不及往年,并且生猪复养短期来看依旧困难,因此认为玉米或难以维持当前的高位。 短期来看,C2005合约预计在1880-1930元/吨反复震荡,春节之后预计有一波下探,预计可能跌至1850元/吨,如果生猪复产不佳,不排除继续下探至1800元/吨的可能。C2009合约下方看到1900元/吨或跌至1850元/吨。 尽管短期对于玉米持有悲观态度,但中长期并不过分看空玉米,而且认为玉米一季度过后有望底部反弹。一是生猪存栏恢复的可能性,二是临储玉米库存仅剩五千余万吨,三是深加工产能的逐步投产预期。因此,后期玉米整体仍将是牛市上涨,这也是市场的主流预期。 在短期玉米悲观走弱,中长期看涨的预期下,玉米上涨的时间节点需要关注哪方面呢?一是港口玉米库存。目前港口低库存一方面是体现惜售情绪,另一方面体现贸易商收粮谨慎。后期需要关注基差售粮心态以及港口库存。如果出现贸易商抄底情况,那么玉米价格虽不至于大幅上涨但会激发基层惜售情绪,即贸易商抄底之后玉米价格将会坚挺;二是售粮进度,售粮进度达到六七成之时,就要考虑玉米价格后期上涨的可能;三是生猪复养情况。如果生猪复养情况较好,生猪存栏连续增加,市场信心提振将会提前反映至玉米价格上面。如果猪瘟疫情继续肆虐,则会加长玉米筑底时间,并不排除玉米进一步下探的可能性;四是临储玉米拍卖。临储玉米还有5000余吨库存,如果生猪复产较好、深加工产能释放稳定,那么5000吨库存也只够一年的量,对于市场并无明显利空影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