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2016年市场分析逻辑及展望: l 供应分析:从产能出清的角度来看,玻璃行业还处于去利润环节,尤其是普通原片生产企业,一方面环保成本较为刚性,但原料和燃料成本仍有压缩空间。整个行业在经历2014-2015年的第一轮去产能后,生产企业短期不会进入新的一轮主动去产能,未来价格再度打到成本线以下,届时企业出现现金流亏损的情况,才会启动新一波的被动去产能过程。 l 需求分析:房地产与汽车板块的下游需求仍呈弱势,产品的升级换代会带来需求的部分升级。宽幅震荡为主旋律,但随着升贴水调整的优化,期价大幅贴水的格局会有改观。关注价格的非理性波动带来的纠错行情,尤其是近交割月份时的价格异动机会,期价波动区间或在800-1300元/吨。
2016年投资策略
2015年上半年玻璃行业的“去产能”节奏加快,一方面由于企业的资金紧张导致的破产,以华尔润集团为例;另一方面由主动减产来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从价格的表现来看,今年区域间价差呈现缩窄的态势,沙河—华中—山东—华东各区域之间的价差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需求的格局也在发生改变,原来的“南强北弱”的常态变为现在的“北强南弱”,主要的原因在于深加工的由南向北的转移,以沙河地区为例来看,2013-2015年,下游深加工的数量和规模均在不断扩大,使得原片的外销压力不断减小,据统计2015年该地区对原片的消耗量占原片的40%。深加工的发展使得玻璃行业的单一产品的同质化竞争的矛盾有所缓解,这也成为未来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趋势。但2016年需要警惕的是原片的过剩向深加工的过剩的传导,不能依靠单纯的增加深加工的数量来谋发展,更应该注重的是产品质量的升级。成本面继续向下压缩的空间已然有限。2016年玻璃行业依然会是“去产能”的重点领域,不过节奏会比我们预期的来得缓慢,企业会以时间换空间,减少明年新增生产线的投产;此外,在今年15半年利润向好的情况下,企业对现货价格下滑有一定的容忍度,从价格的节奏来看,一季度下滑,二、三季度或有所回升。从宏观面来看,房地产及汽车行业对玻璃需求的整体下滑是毫无疑问的,需要关注的是供应的结构性收缩和需求的季节性好转带来的机会。因而我们对于玻璃的判断是宽幅震荡为主旋律,但随着升贴水调整的优化,期价大幅贴水的格局会有改观。关注价格的非理性波动带来的纠错行情,尤其是近交割月份时的价格异动机会,期价波动区间或在800-1300元/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