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借去产能之东风,产业链向下游升级——2016年年报 本期摘要: l 2015年行情回顾:2015年玻璃期价在800-1000元/吨区间宽幅震荡。这种价格走势格局的形成一方面是基于自1506合约开始的交割基准地的“北移”,这使得市场格局发生了很大改变,原来的沙河价格“洼地”成为下半年价格表现最为坚挺的区域,此外华中与沙河地区的高升水也转换为平水甚至贴水。另一方面,由于华中交割厂库设置了最高升水180元/吨,新的升贴水调整自1506合约开始执行,导致盘面价格重心下移。 l 2016年市场分析逻辑及展望: l 供应分析:从产能出清的角度来看,玻璃行业还处于去利润环节,尤其是普通原片生产企业,一方面环保成本较为刚性,但原料和燃料成本仍有压缩空间。整个行业在经历2014-2015年的第一轮去产能后,生产企业短期不会进入新的一轮主动去产能,未来价格再度打到成本线以下,届时企业出现现金流亏损的情况,才会启动新一波的被动去产能过程。 l 需求分析:房地产与汽车板块的下游需求仍呈弱势,产品的升级换代会带来需求的部分升级。宽幅震荡为主旋律,但随着升贴水调整的优化,期价大幅贴水的格局会有改观。关注价格的非理性波动带来的纠错行情,尤其是近交割月份时的价格异动机会,期价波动区间或在800-1100元/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