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市场恐慌情绪的作用下,焦炭期货主力合约破位下行,创出历史新低。后来,由于管理层救市政策开始起效,商品市场又出现普遍反弹,但焦炭反弹动力不足,幅度有限。综合供需面、市场情绪等影响因素来看,焦炭期货中期内走势仍难乐观。 需求减量压制价格 钢铁行业是焦炭的主要下游行业,钢铁的生产情况直接决定着焦炭的需求量。由于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进入压缩产能的阶段,这意味着焦炭的需求增长停滞甚至萎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5月份,我国生铁产量为29712万吨,同比下降2.4%。这也就是说,焦炭在今年前5个月的需求量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000万吨。如果考虑高炉冶炼技术的进步以及喷吹煤的替代作用,焦炭需求量的下降幅度可能更大。并且,由于7月份本属钢材的消费淡季、钢铁冶炼利润大幅下降,钢厂的减产力度加大,这也意味着焦炭的需求出现季节性的萎缩。需求减量对于工业品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也是导致焦炭价格持续低迷的核心因素。 供应收缩力度尚小 需求不足导致焦炭价格持续下跌,价格的持续下跌引发焦化企业的减产行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5月份,我国焦炭产量为18781万吨,同比下降2.8%。从企业开工情况来看,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焦化企业开工率持续下行,目前小型焦化企业的开工率在64%,中型焦化企业的开工率为68%,大型焦化企业的开工率为79%。从产量及开工率数据来看,焦化企业确实出现了减产行为,减产力度略高于生铁,但这种力度尚不足以逆转焦炭价格的弱势。因为,在产业链博弈中,由于焦化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独立焦化企业在与钢厂的博弈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除非是焦化企业的减产力度大到出现焦炭供不应求的局面,否则焦炭价格仍难以转强。 出口增长缓解压力 自2013年起,我国焦炭出口关税和配额取消,焦炭出口量出现显著回升。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我国焦炭出口量累计425万吨,同比增长24.9%。从绝对数量来看,每月不足100吨的出口量,在每月近4000万吨的供应量中占比较小。但这种高速的增长势头还是给了市场多头一些期许,而且出口量的增加,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资源供应的压力。不过,焦炭出口增长的作用也仅限于此。出口量的增长无法对焦炭的供需格局构成实质性的影响,无法改变焦炭整体供过于求的形势,这也就导致了焦炭出口量年年增加、出口价格却年年降低现象的出现。 市场看空情绪浓厚 我们从焦/煤的比价关系大致可以判断产业上下游的关系。笔者统计发现,自焦煤期货上市以来,焦/煤比价有77%的概率处于1.35-1.45区间,有97%以上的概率处于1.3-1.5区间。然而,自6月下旬以来,焦炭1509合约收盘价和焦煤1509合约收盘价的比值屡屡降至1.3以下,最低为1.28,这也是焦煤期货上市以来焦/煤比价的最低值,这表明市场对焦炭的看空情绪浓厚。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持仓变化上来寻找依据。我们测算出焦炭期货主力合约前20名的持仓为净空头持仓,净空持仓比例在17%左右。并且,净空比例在上周四明显增加,也就是在价格出现反弹时,有大量多头离场。这也表明在持仓排名靠前的资金中,对焦炭的预期和操作明显偏空。 综上所述,焦炭的需求量较往年下降且处于季节性萎缩中,焦价面临着较大的下跌压力,虽然产量减少和出口增长可以缓解一部分供应压力,但市场看空情绪仍然浓厚,焦炭价格后市易跌难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