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榨季巴西制糖企业下调甘蔗制糖比的概率较大 俄乌局势发生以来,俄罗斯对糖和其他主要食品的需求增加,并出现囤积粮食以及食品的情况,部分商店的货架已经售空。3月18日,近20万吨巴西出口原糖罕见的运往俄罗斯。还有近10万吨食糖运往俄罗斯邻国格鲁吉亚。食糖贸易商们表示,这批20万吨食糖数量较平时高许多,通常俄罗斯每年食糖进口量只有约10万吨,有迹象表明俄罗斯已经开始囤积食糖,食糖作为国家战略物资的重要性开始显现。俄罗斯联邦政府国家海关委员会在3月10日就决定,至今年8月31日前,禁止向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出口谷物及糖类,其中涉及白糖和原糖。看来,控制食糖也成为了经济制裁手段之一了。所以,短期内国际糖价还会受目前国际形势的影响,具有进一步走强的可能。 巴西即将进入新榨季,新榨季的糖产出情况会是国际糖市接下来的焦点。机构预计巴西2022/23榨季中南部地区产量为3300万吨,高于2021/22榨季的3210万吨,巴西中南部乙醇产量预计为298亿公升,高于2021/22榨季的277亿公升。预计巴西糖厂将分配44.7%的甘蔗用于糖生产,上一榨季为44.9%。从目前的数据看,巴西新榨季的产量将是微增的,如果情况最终确实如此,那么将很大程度上限制国际糖价的高度。因为,亚太地区增量较大,又加上巴西这一微增的局面,必然对糖市形成不利影响。不过,巴西最终产出如何还存在较大的变数,最有可能存在较大变化的因素还是巴西糖厂的甘蔗制糖比。3月中旬巴西燃料大幅提价,乙醇价格也随之走高,且还有上涨空间,所以未来很有可能影响到巴西糖厂的产出计划,我们依然认为新榨季巴西糖厂会继续下调其甘蔗制糖比,40%左右可能性较大,相当于动态减少了250-350万吨的糖产出。 印度公布了截至3月15日的生产情况,已产糖2832万吨,同比增长9.2%,业界预估本年度印度糖产量有望达到创纪录的3400万吨,接近美国农业部早前做出的预估值。印度的出口预计为750万吨,和10天前的预估值一致。如此看来,21/22榨季印度将同时实现E10的汽油参混、及出口达到750万吨的双重目标。可以预见,印度在本年度内将超越巴西成为第一大产糖国,这是目前压制国际糖价的重要因素。 前日海关数据显示,1-2月国内进口了82万吨糖,看似进口量不小,但却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配额内可用的进口额度已所剩无几。因为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这82万吨进口糖当属于配额内进口。再加上榨季前3个月的配额内进口量,至2月底,本榨季国内配额内进口已达166万吨,这样看来,配额内可用的进口额度确实已不多了。 本榨季国内产量基本定格在980万吨,国内截至二月底共进口了266万吨糖,再加上上榨季结转的135万吨,总的供应量才达1381万吨;总需求按1530-1560万吨推算的话,必然存在150-180万吨的缺口。如果配额内进口额度确实只剩28.5万吨(假定商务部信息准确),那剩下的一百多万吨缺口必然要靠配额外进口来补充。那么问题来了,内外差价该如何演变,才能打开进口窗口,让这一百多万吨糖进来呢? 目前,配额外进口糖已连续多月无法进来,内外差极致拉大依然是支撑国内糖价的重要因素。受国际油价传导影响,国际运费居高不下,造成巴西至国内的进口糖成本已跃升至6300-6400区间。内外差修复是必然的,但何时、以及以何种方式修复已成为困扰目前国内糖市的首要问题。 另外,近日国内各地疫情状况不容乐观,每日确诊病例仍有上升,随着各地防疫管控力度升级,已影响国内的整体食糖消费,国内制糖企业及现货贸易商近日都主动降价,以促进销售。另外,食糖物流方面的难度也上升了不少,或多或少对糖市有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短期内在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下,国内糖市趋于整理。中长期看,建议投资者偏多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