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5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析师:能源化工] 甲醇:基本面快速转好(发表于期货日报2020年11月11日)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4

广播

0

听众

0

好友

Rank: 3Rank: 3

积分
20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3 13:2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进入11月,甲醇基本面快速转好,西北地区因天然气冬季限气,停产160万吨/年甲醇装置,陕北地区新建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装置外采试车,供应的缩减和需求的增加,彻底扭转了内陆地区甲醇供大于求的局面。
截止发稿,西北地区甲醇价格涨至1770元/吨,较上月末1530元/吨涨240元/吨,涨幅超15%,山东地区接货价格自1700元/吨涨至2000元/吨,涨300元/吨,涨幅超17%,港口地区自1950元/吨涨至2130元/吨,涨180元/吨,涨幅超9%。

内地阶段性实现供小于需

本轮甲醇现货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地,进入11月后,内蒙古地区100万吨/年,青海地区60万吨/年两套甲醇装置因冬季天然气限气陆续停产,内地现货市场自前期的供大于需转为供需基本平衡。陕北地区新建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装置于11月初外采甲醇试车,彻底扭转了内地的供需结构,由前期的略显供大于需,转为阶段性供不应求。受此影响,陕北、内蒙古地区甲醇现货率先走高。山东、华北地区接货价格紧随上涨,实现了本轮甲醇现货的快速拉涨。
早在10月下旬,河南地区3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装置的重启外采,已经将陕西关中、河南地区的甲醇价格推涨,并带动鲁南、苏北地区价格走高。近期利好集中出现,西北价格走高,山西、河北地区受环保影响限产,而传统下游需求并未出现明显的弱化,新建甲醇制烯烃装置增加外采,彻底扭转了国内长达半年的供大于需结构。
内地阶段性实现供小于需,使得甲醇市场整体进入利于上涨的结构,当下贸易商及下游库存的消耗,如果不能使得西北地区厂家累库,那么下游可以用于博弈价格的资本就陆续消失,市场将进入供方市场,定价权逐步转移至上游。
后市来看,陕北地区新建甲醇制烯烃装置或将维持外采至试生产结束,其配套的甲醇装置或将于春节之后才能投产,那么内陆地区甲醇短时不存在大幅下跌的基础。

港口供需基本平衡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港口地区进口货物偏多,据统计,10月份进口到港总量达到144万吨,创年内新高,但是内地价格走高后,港口地区现货压力减轻,加上部分货物的转口使得港口地区库存自134万吨快速下降至122万吨,可销售库存依旧维持30万吨以下,低于去年同期20%,港口基本实现了供需平衡。
内地货物无法对港口地区形成压力,港口地区进口存在到港集中的情况,仍然实现了供需平衡,库存就有进一步下降可能。据了解,本月到港集中于上旬,但在进口到港集中抵达之后,库存并没有累积,那么中旬开始,库存将进入下降阶段。
后市来看,港口地区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连云港地区甲醇制烯烃装置计划于12月初进行检修,30天左右的检修期将会减少需求约20万吨;二是当前沿海地区甲醇总库存仍在120万吨左右,较往年同期偏高。但随着国外需求的恢复及稳定,12-1月份进口甲醇也会相应减少,整体并不存在较大矛盾。

综上,国内供应的缩量和需求的增加,是本轮甲醇期现实现上涨的主要条件,港口地区在没有内地低价货物冲击之后,也基本实现了供需平衡。国内甲醇市场年内第一次扭转供大于需的局面,阶段性实现了供小于求。内地供应的减少和价格的上涨,推动了山东及沿海地区甲醇价格的走高,短线来看,存在可持续性。后市来看,内地在春节前并不具备较大的供大于求出现的可能,或持续稳中上涨,沿海地区受高库存、下游检修等问题压制,或相对偏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5-5-20 03:15 , Processed in 0.39000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