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原油供应相对充足 美国原油产量2019屡创新高,但增速有所放缓,2020运能扩容仍将助力美原油供给。由于页岩油开采技术的提升,美国原油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19年12月27日,美国原油产量1290万桶/天,较去年同期增加120万桶/天,美国原油产量持续创新高,但增速有所放缓,2019年原油产量增速由去年的23.26%下滑至10.26%。随着2019、2020年原油管道的逐步投入使用,原油运力有所缓解,预计2020年将新增运能75.9万桶/天,运输方面将继续对美国原油产量有所助力。随着美国页岩油产量不断刷新纪录,美国2019年9月份出现石油贸易顺差2.52亿美元,而8月为逆差2.68亿美元美,这是自1978年以来首次顺差,美国原油净进口数量大幅减少,出口数量增加,国际原油供给应增加,因此,对全球原油市场份额的争夺2020年仍将继续。 美国原油产量及增速当前的最大阻力是能源企业削减开支。根据美国海恩斯和布恩律师事务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前9个月,美国有50家油气公司申请破产,其中包括33家油气生产公司、15家油田服务公司和两家中游公司,美国2019年前9个月的油气公司破产数量已经高于2018年全年。根据Rystad Energy预测,到2020年,全球石油行业上游板块投资总额将减少约4%,页岩油/致密油的投资预计将缩水近12%,油价下跌和现金流走弱将迫使页岩油公司减少投资活动。 全球原油产量不断小幅增加,但OPEC占全球原油市场份额却不断下滑。2018年OPEC原油产量为31.76百万桶/天,非OPEC原油产量为44.02百万桶/天,OPEC占全球原油市场份额为41.91%,且连续两年下滑,沙特阿拉伯为OPEC原油主力生产国,其份额占OPEC的32%。从2019年OPEC公布的各月月报来看,OPEC原油产量也将继续下滑。 OPEC未来减产执行率有待观察。在最新的新减产协议中,沙特除了承担50万桶/天中的16.7万桶/天,另外再延续40万桶/天的自愿减产,2019年1-11月沙特平均产量为977.8万桶/天,且从3月开始,沙特原油产量始终保持在1000万桶/天以下,因此,即使沙特减产执行率为100%,沙特产量较前期也没有太大变动,沙特仍然可以维持之前的市场份额,只是将现有的超额减产落实到新减产协议的纸面上。而伊拉克、尼日利亚均未遵守减产协议,厄瓜多尔前期也未遵守,且2020年1月退出OPEC便不受减产协议约束,因此,OPEC新协议下的减产执行率有待观察。 2019年俄罗斯保持高产,减产协议执行经常未达标,新减产协议并未影响其现有产量,且有意淡化减产。按照旧减产协议,俄罗斯原油产量(包含凝析油)不能超过1119.1万桶/天,2019年俄罗斯仅5-7月减产达标,最新减产协议中,要求俄罗斯承担50万桶/天的中7万桶/天,剔除凝析油后,俄罗斯原油产量上限为1039.8万桶/天。我们测算,按先前俄罗斯包含凝析油的统计数据以及凝析油占俄罗斯原油产量7-8%来计算,新减产协议对俄罗斯之前的原油产量并无太大影响,俄罗斯还是可以维持先前原油产量和市场份额。 需求疲弱预期转暖 2019年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担忧的影响,欧美原油需求较弱,中国原油需求表现较强。2019年欧洲经济下滑相对严重,制造业萎靡,2019年炼油厂加工量不仅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更是低于五年均值,美国炼油厂加工量除1月份略高于去年,其余月份炼油厂加工量均低于去年同期、略高于五年均值,欧美炼油厂原油需求相对较弱。2019年1-11月中国原油累计加工量4.88亿吨,同比增长6.68%,且山东地炼常减压装置开工率不断上升,创历史新高至69.88%,国内炼油厂原油需求相对较强。 成品油呈“汽弱柴强”格局。受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效应、出行方式多元化、绿色清洁能源推广以及燃油效率提升的影响,汽油需求增速放缓。柴油则受IMO2020新规的影响,对中间馏分油需求形成支撑,IMO2020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全球范围内将开始实施船用燃料硫含量不得高于0.5%的排放标准,增加燃料油和中间馏分油调混需求。 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转暖。从EIA、IEA、OPEC三大机构12月月报中可以看出,经过2019年数次下调原油需求增速后,随着国际宏观环境的逐渐转暖,近几次三大机构对原油需求增速预测变动不大,2020年上半年全球原油需求相对较弱,尤其是一季度,下半年原油需求有望提升。 经济增速放缓担忧逐步被利好消息消化 2019年经济增速放缓,油价上行乏力,随着中美贸易利好消息释放,经济放缓担忧有所缓解。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各大机构均下调经济增速预期。从各国的PMI来看,2019年12月,中国PMI为50.2,较年初的49.5小幅回升0.7;印度制造业PMI为52.7,较年初的53.9小幅下降1.2;美国ISM制造业PMI为47.2,较年初的56.6大幅下降9.4;欧元区制造业PMI为46.3,较年初的50.5大幅下降4.2。中国和印度PMI围绕荣枯线上下波动,欧美制造业下滑幅度较大,尤以德国下滑最为严重,2019年9月和10月甚至跌破其欧债危机时的低点43。2019年美联储三次降息,为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担忧。随着中美贸易利好消息的释放,美联储降息产生的作用逐步消化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担忧有所缓解。 地缘风险不可忽视 地缘风险四起,冲突不断。2019年9月,沙特石油设施遭受胡塞武装无人机袭击,影响沙特产量570万桶/天,占沙特产量的一半,占全球产量的5%,将2019年地缘风险推向高点,在高油价和市场份额中,沙特选择了后者,短期内通过消耗库存来弥补对外出口,油价回落。中东局势不明,美国直指沙特石油遇袭伊朗为幕后黑手,伊朗少将被美国击毙,美伊局势紧张加剧。另外,还有伊拉克国内抗议、土耳其叙利亚短暂和平、委内瑞拉国内危机及被美国制裁等等,地缘风险不容忽视。 柳暗花明 整体来看,2020年原油产量保持相对充足,疲弱的需求和OPEC+具体减产执行情况将是制约一季度油价的重要因素,但由于近期美伊紧张局势加剧,油价在地缘刺激下上行。随着中美贸易利好消息的释放以及降息带来刺激经济效果显现,预计2020年下半年原油需求将有所转暖,油价重心有望上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