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chuangchuang 于 2018-7-5 09:42 编辑
回首整个二季度,市场在内外不确定性阴霾的笼罩中每况愈下,中美贸易摩擦升温、上市公司债务违约、五月宏观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等事件更加重了投资者对于经济增速下行、信用风险暴露的担忧。随着悲观情绪的快速宣泄和政策层面的利好频出,三季度前半段市场有望形成阶段性底部,近忧暂缓。但是考虑到对外的中美贸易争端和对内的去杠杆政策,三季度后半段可能出现冲高回落,远虑仍存。 对市场而言,当前制约行情走强的掣肘在于微观流动性。在中长期去杠杆政策主线无法动摇的情况下,微观层面流动性的问题得到实质解决仍然需要一个过程,市场反弹的幅度取决于去杠杆政策趋缓的程度。 核心观点: 1、趋势性策略:三季度前半段可博企稳反弹,后半段可在反弹高点试空。 2、 结构性策略:上市公司一季报显示,创业板指盈利增速出现了明显改善,这预示着今年的市场风格趋向于均衡,不太可能重现类似 2016 年和 2017 年的极端分化。2005年以来各板块三季度较沪深300指数的超额收益情况显示,除非利率大幅上行或外围导致市场波动增加,预计在七八月份IC表现将强于IF和IH。九月随着周期股的走弱和金融板块的崛起,风格将偏向于IF和IH。 风险提示: 1、在中美贸易争端仍存、中长期去杠杆政策主线无法动摇的背景下,警惕事件促发型风险(如民营上市公司信用债违约、中小市值公司股权质押问题)对微观流动性的冲击。 2、今年以来A股指数和外围市场的联动性大大增加,在更多境外增量资金入市的同时,与外盘的联动性也会进一步加强。当前美股估值和波动率居高不下,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美股的运行情况以及对A股可能造成的联动影响。 详见报告分解。
股指期货半年报——近忧暂缓,远虑仍存.pdf
(1.66 MB, 下载次数: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