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9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甲醇] 期货日报微信公众号20161104:《事适于时者其功大顺势》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0

广播

3

听众

0

好友

Rank: 4

积分
68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0:4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分类: 其他研究成果
笔者很喜欢历史,对于明末的乱世更是如数家珍。平心而论,崇祯皇帝是封建社会中难得的一个好皇帝。他节俭、自律、勤政,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中兴之主,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挽明朝于即倒,让自己的故事被后世当做传说一样代代述说。不幸的是,倘若他出生在一个盛世,也许能像汉武帝那样建立“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功业,但是生在乱世却难免落得煤山自缢的下场。

诚然,崇祯皇帝有他性格上的缺陷,但是笔者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换成唐宗宋祖,也难改国破家亡的境地。为什么呢?因为大“势”难改。

中国人很讲究“势”,认为顺势而为可以事半功倍,但是逆势而为即使自身很努力,也难改一开始就注定的失败命运。

现实中,大到国家的治理,小到干一件具体的事,甚至包括交易都一再告诉我们顺势的重要性。技术分析中的道氏理论是最看重趋势的,它通篇的内容都是在介绍要如何把握走势的趋势,只做顺势的交易。但是,笔者从事多年的基本面研究之后发现,其实基本面研究也应该注重“势”,而这个势就是宏观经济及市场情绪。

去年年底的时候,大宗商品开始触底反弹。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对于很多基本面分析师来说则是噩梦的开始。

以笔者为例,笔者主要从事化工期货的研究。虽然原油企稳,但是笔者认为在原油供应过剩以及OPEC、美国、俄罗斯利益不一致的大背景中,原油只是修正前期的超跌,反弹的高度有限。之后原油的走势证明笔者的判断是正确的,原油的反弹是虽然支撑了化工品的价格,但是并不是使化工品之后强势反弹的原因。

此外,笔者认为化工品种中塑料、PP的产能在今年要集中释放,特别是煤质烯烃的兴起将会极大的冲击石化企业的定价能力,加之下游需求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更是难有起色,因此聚烯烃反弹到一定的高度之后,还是会重回弱势。

图表:大连商品交易所(DCE)塑料期货五月合约价格走势图(单位:元/吨)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金石期货研究所

基于上述判断,笔者在塑料反弹到8350元/吨附近时开始看空,但是之后塑料仍然延续之前的涨势。可是,笔者认为基本面(这里说的基本面主要指供需)难以支撑聚烯烃如此上涨,仍然坚定的维持之前看空的观点。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塑料L1605在年中的时候最高反弹到9630元/吨。于是,笔者在那几个月中成为了一个完美的反指,信心差点都被摧毁了。

事实上,单从供需的角度来看,大宗商品的确不具备反转的条件,甚至外围的宏观经济也是越来越差。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笔者忽视的问题,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央行通过多次的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支撑经济,但是在宏观经济疲软,各行各业都在去产能去库存的大背景下,资金是不会进入实体的。

于是2014年的人造牛市应运而生,之后股市突然“心梗”,资金没有地方可去,开始进入大宗商品市场。其实现在回过头再看,当时塑料期货是典型的资金市,一条45度的支撑线上去,甚至没有像样的回调。即使隔夜原油暴跌,塑料连个低开诱空的套路都没有,直接霸王硬上弓拉上去,让空头怀疑人生。

都说吃一堑,长一智。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同一个地方不停的跌倒。但是笔者却在一个地方不停的跌倒,爬都爬不起来了。

十一之后,大宗商品再次开启强势反弹的走势。塑料、聚丙烯、PVC期货再次。笔者认为塑料的消费旺季已经过去,聚丙烯的新增产能在四季度和明年年初集中投放,支撑PVC价格上涨的因素都是短期因素。因此,笔者再次看空化工。可是化工期货再次以持续的上涨回应了笔者。

笔者最近也在反思,从供需的角度来看,看空化工品并没有错,但是就像有一位投资者反驳笔者时说的那样,现在就是商品的牛市,就是要上涨,没有理由。他说的这句话未免太过偏激,但是话粗理不粗。

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年初商品反弹结束之后,国内一线城市的楼市开始上涨。但是由于房价涨的太过疯狂,国家开始出台限购政策抑制房价。在这种情况下,资金又急需一个新的投资领域,于是又重新回流商品市场。事实上,此轮商品上涨和年初的商品上涨虽然都受不同供需层面的影响,但是大的逻辑是一样的。

上述两个例子是最近的例子,但是在市场上这种例子数不胜数。例如,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的时候,全球市场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大宗商品都持续暴跌不止,强势的品种腰斩,弱势的品种跌幅甚至超过70%。在当时的环境之中,只要做空基本上就可以赚钱,如果在这个时候你在纠结供需好坏,那么你就将受到惩罚。2009年,美国为了挽救自身经济,开始向市场放水,多次的QE(货币量化宽松政策)激起了市场的通胀预期,大宗商品立马开启了一轮V型反转。

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大宗商品就像过山车一样下去又上来,套用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里面的一句台词,“人生大起大跌得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

商品这种剧烈的波动是由很多的因素引起的,但是,在这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市场的供需环境真的就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吗?笔者认为并没有,很大程度上还是由市场情绪所引起的。投资者由极度的恐慌,到极度的狂热。

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年初的股市。经历了千股跌停之后,股市开始缓慢的上涨,在2015年年底成功站上3600点之上。就在笔者在朋友圈炫耀自己成功解套的时候,一月份国内股市再次暴跌。暴跌之后市场像以往一样开始各种解读,但是笔者认为最合理、最让人幸福的还是人民币贬值的预期造成外资大量抛售人民币资产所致。因此,暴跌3.0和股票市场自身的关系并不大,属于一次“误伤”。

举了这么多例子,笔者当然不是想介绍通胀预期这种被解读烂的理论,或者是为自己判断错行情开脱。笔者想要说的是,在从事基本面研究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只专注于供给与需求,还应该考虑到大的宏观环境和市场情绪。

忽视宏观因素的影响是一些分析人员经常容易犯的错误,这点对于研究工业品的分析师更是致命的。因为农产品有刚需,即使经济不好,也不用担心需求太差,更何况很多农产品存在潜在的最低限价。同样的,由于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低,因此政府为了维护物价的稳定,在农产品价格较高的时候会通过抛储等方式抑制农产品的价格。但是工业品因为金融属性较强,其对于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市场的情绪较大,因此研究工业品的时候,只考虑供需往往会出现较大的错误。

事实上,笔者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两大部分构成的:金融属性部分、商品属性部分。供需影响的只是商品属性;而宏观、突发事件、货币、外汇以及市场情绪则是影响的金融属性部分。因此单纯的研究供需是非常片面的,商品并不只有一面。笔者认为只有在宏观经济平稳的前提下,供需才是影响商品(主要只工业品)的主要因素。这就好比,高中的时候在学万有引力的时候,试用的范围的前提是在地球上一样。

笔者听前辈说过一句话,宏观经济决定周期,商品自身的供需决定大的趋势,资金因素决定波段走势,日内的走势更多的是受市场情绪的影响。这句话虽然不完全准确,但是对我们的研究的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在从事基本面研究的时候,大的宏观事件(例如债务危机)、货币环境(货币供应,央行的货币政策)、和该品种相关的货币汇率表现,以及近期市场的整体情绪都是必须要关注的。只有在这些因素确定之后,我们再来考虑商品自身的供需情况。甚至在某些极端环境中,供需本身以及成为次要矛盾,和商品本身的走势和供需的好坏相关性已经不高了。

基本面研究包含了很多部分,不但有商品的供需,宏观因素、货币、外汇都属于基本面的范畴,只是我们很多时候讲基本面狭隘的理解为供需了。因此,忽视大的宏观环境,而只关注商品本身的供需的基本面研究就像下围棋只关注几个子的得失,而没考虑大的布局一样,虽然局部的布局技艺高超,但是还是会满盘皆输。只有充分了解宏观经济、市场情绪之后,再结合自身对于商品本身的供需才能正真成为一个合格的分析师。不说了,笔者好不容易爬起来,要去医院看医生了。(金石期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5-5-16 08:10 , Processed in 0.374400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