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球爆发两次黑天鹅事件,第一次是3月多家欧美银行集体破产,第二次是5月1日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宣布被托管,两次银行系统危机都一度造成全球性恐慌。相较而言,5月银行危机负面影响力远不及3月。一方面,3月银行破产案涉及多家银行,而且跨洲际,5月银行破产案仅美国一家;另一方面,美国政府5月救市速度比3月更快,几乎就在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宣布破产的同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宣布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 5月2-5月4日素有恐慌性指数之称的VIX指数从4月28日15.78%逐步攀升至20.09%,欧美各大股指三个交易日内的累计跌幅在1-3%之间。从5月5日起,VIX指数就开始回落,欧美股指出现反弹。同时,联邦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6月货币政策已从“降息预期”转变为“加息预期”。因此,美国第一银行破产事件对于金融市场的直接冲击大约在3个交易日之后就得到修复。除了商品,5月全球大类资产的总体表现明显更强3月。 欧美通胀边际走强,令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美联储的加息预期经历了从“5月最后一次”至“6月加息一次”再到“6月停止加息,7月加息一次”的转变,直接导致美元指数在5月走势一波三折,一度突破104.7,随后两日又大跌1.1%。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从原本再加息一次转变为再加息两次,并且最快明年才降息。 虽然银行破产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暂时解除,但当前全球经济依然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各大央行利率终点、高利率维持时长、欧美银行是否再度暴雷以及外溢风险、全球债务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军事冲突升级、通胀回落速度、俄乌黑海粮食协议等。任何一个风险点都有可能引爆黑天鹅事件,引发全球经济大幅回调风险。 世卫组织正式宣布结束新冠疫情紧急状态令。虽然新冠疫情依然存在,但只会视作普通感冒,并且致死率较低,不会再对世界经济、金融、供应链造成冲击。随着供应链不断得到恢复以及需求回落,全球通胀会进一步趋势性放缓。下半年,银行业暴雷风险、地缘冲突升级、债务危机、罢工等潜在事件将逐步替代通胀和新冠疫情,成为全球新的风险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