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中,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自由市场失效,早期的经济学家科斯便提出,只有将外部成本内部化,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所以不管是否存在交易成本,产权明晰后的市场均衡结果都是有效的。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Dells在其著作《污染、财富和价格》中首次提出了排污权交易的构想,内容是政府通过对排污权进行定价分配,然后卖给排污企业。而排污企业既可以从政府(一级市场)中购买排污权,又可从其他排污权拥有者(二级市场)处购买。随着后继者的不断发展,排放权交易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2003年6月,美国在芝加哥建立了全球首个也是北美地区唯一的碳排放交易平台—Chicago Climate Exchange(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以下简称CCX)。与清洁发展机制(京都议定书的三个机制之一)不同,CCX的运行是首个将温室气体排放全设计为期货来进行交易的、基于市场机制的温室气体交易体系,其环境经济水平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市场框架搭建 CCX之所以取名为“气候”交易所,主要是碳排放关乎气候变化,同时也是为其他气候相关衍生品作铺垫。CCX成立前,芝加哥已经拥有美国最大的两家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因此芝加哥也成了气候交易所的天然故乡。其交易对象不仅包含二氧化碳,还包括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等六种温室气体。CCX借鉴CBOT在“酸雨计划”中拍卖二氧化硫配额的经验,采用年度拍卖的方式以促进价格发现,其初步市场架构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