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观消费快速提高,但终端用量或尚未明显启动 对于建筑工地而言,一般建材的采购周期可以分为:集中采购期-库存消化期-正常采购期-赶工采购期-冬季收工期。我们注意到2019年国庆节后,房地产行业迎来明显的赶工采购期,对比2018年国庆节表观消费量明显提升,大约多使用250万吨。但是由于2020年春节要比2019年早一周,建筑工地春节前备货并不充分,建筑工地常备库存可能比2019年少。这一点可以从两方面得到验证:一是,春节前4周2020年的表观消费下降速度明显比2019年快,表观消费总共降低约120万吨;二是,虽然前4周社会库存变化轨迹与2019年类似,但钢厂库存要比2019年提前累库,库存增加约170万吨,库存提前累库说明终端备货不积极。综合分析节前表观消费的下降和钢厂库存的提前累库,可以初步判断2020年常备库存可能要较2019年低150万吨左右。 春节后受新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国内实施严格的物流及人员流动管控措施,汽运、火运等螺纹钢传统运输方式受到严重冲击,导致集中采购期不顺。集中采购期一般有3到5周左右,在此期间螺纹终端消耗是比较低的,可以将此期间的表观消费看作建筑工地的备货。我们按5周计算,2019年集中采购期总表观消费量约910万吨,而2020年同期只有160万吨左右。因此,2020年春节前建筑工地常备库存的降低,以及集中采购期备货不畅,共导致2020年建筑工地库存减少900万吨。此外,2019年春节后第6周开始,周度表观消费量基本稳定在400万吨左右,大概处于库存消化期和正常采购期。而2020年春节后第6周至第9周,表观消费量分别达到128万吨/周、225万吨/周、381万吨/周和405万吨/周,我们仍可以把这四周认为是建筑工地的备货,合计约1139万吨,即截至目前建筑工地备货量仍较2019年多约239万吨。因此,4月初之后的表观消费量才更能反应建筑工地终端使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