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方面,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稳步恢复,企业复工复产明显加快。3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在上月大幅下降基数上环比回升,其中制造业PMI为52.0%,比上月回升16.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比上月回升22.7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0%,比上月回升24.1个百分点。3月份采购经理指数回升至临界点以上是2月份大幅下降后的反弹,更多反映的是一半以上的调查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比上月有所改善,并不能代表我国经济运行已恢复正常水平。
供需方面,2019/20 年度全球食糖产量已成定局为1.761亿吨,较上一年度的 1.849 亿吨下降900万吨。全球表观消费量同比大幅下调 4%-5%,至 1.77 亿吨,意味着全球供需缺口调整至150- 250 万吨,而疫情爆发前预估为1000万吨。因此,我们判断全球白糖供需趋于平衡,未来半年市场会以消化库存为主,特别是印度库存。在印度库存没有明显下降前,国际糖难以有好的表现。
国际糖已经跌到10美分整数位,这一带将可能有强有力的支撑。10美分是糖厂的生产成本线,一旦跌穿了,就面临“面粉比面包贵”的情况。如果要加上糖厂的资金、运营等成本,那么只有当糖价运营在12美分以上,糖厂才有利润可赚。因此,市场基本不会在10美分以下维持太久,总会有一波反弹,因为久了就会有糖厂停产。我们预估接下来的一个季度国际糖价将在9.5-13美分之间运行。 目前国内的进口量仍低于产需缺口,因此,国内现货或尚有支撑。但远期已没有多少支撑,必然向进口糖的成本价靠拢。我们可以预见,5月22日后,一旦配额外进口关税调整至50%,内外糖价差会有明显收缩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