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6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析师:期权] 期权波动率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0

广播

1

听众

0

好友

Rank: 2

积分
184

微博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4:5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投资者在进行期权交易时,首先需要对市场的方向进行判断,再对涨跌幅进行判断从而选择合适的交易策略。一般而言,投资者对趋势的判断较易掌握,因此对于趋势的观念比较容易理解,如果判断行情将上涨,那么趋势就是看多,如果判断行情将下跌,那么趋势就是看空,如果判断行情将在区间整理,那么趋势就是盘整。但是对于涨跌幅度的判断就比较难以掌握了。另外,在运用较为广泛的B-S期权定价公式中,波动率是唯一一个无法直接观测到的指标,这也就导致我们在应用中无法直接估计未来的股票价格。所以在研究中,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估计波动率:运用历史数据或者计算隐含波动率。
所谓历史波动率衡量的是标的资产在过去某一时段的波动特征。即通过历史股价计算得出的波动率,其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观测到固定时间间隔的股票价格(每日、每周等);然后,对于每个时间段,求出该时间段末的股价与上一时间段末的股价之比的自然对数;然后,求出这些对数值的标准差,再乘以一年中包含的时段数量的平方根,得到的即为历史波动率。隐含波动率是把期权价格代入B-S模型中反向推导出来的波动率,它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标的证券波动率的预期。
在分析中,通常将隐含波动率和历史波动率进行比较。如果隐含波动率相对于历史波动率较高,那么说明当前波动率可能高于正常水平,较高的波动性说明期权价格较高,那么此时倾向于出售期权。反之,如果隐含波动率低于历史波动率,那么说明当前期权价格要低于历史水平,投资者倾向购买波动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波动率在某一时间段内是不稳定的,也就是说在计算历史波动率的时候,很难找到合适的时间间隔选取数据来更完整的表现实际情况的波动率。时间间隔过大则可能选用较为久远的数据,很难反映市场的现时状况;而时间间隔过小则估计精度不好。因此在分析中,通常采用不同时间间隔的历史波动率来尽可能的优化分析精度。
正常情况下,基于同一个标的的期权在给定时点上同时存在至少5只期权(2实值、2虚值、1平值)。根据B-S公式,无论期权的执行价格和到期日如何,所有期权应具有相同的隐含波动率、但现实情况中,我们往往看到不同行权价格的期权价格散点图呈现U型曲线。这就是波动率分析中经常提到“波动率微笑曲线”。平值期权往往存在最小的波动率,而当行权价格在任一方向变动时,隐含波动率都会增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微信微信易信易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4-6-13 20:26 , Processed in 0.624000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