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白糖行情之一》
一、供给方面 春节期间关机的糖厂逐步开工,每天都有报价,但是更多是有价无市。中间贸易商也开始复工,陆陆续续参与报价。糖厂在本周的复工潮中逐步恢复生产。不过由于物流受限,上游的供给外输困难,库存积压于糖厂。上游的完全供应还需等待疫情完全结束。 二、需求方面 落实到疫情下对消费的影响,主要有:1、饮料类——减少;2、乳制品——略减少(家庭备牛奶增加,酸奶需求减少);3、调味品——稳定;4、方便食品——增加(沃尔玛中国数据显示消费为往年1.5倍);5、社交消费——如喜宴等基本消失(酒水的消费);6、休闲食品——增加(线下转线上);医药需求——大幅增加; 根据03年的SARS疫情数据,我们参照相关网站数据,做了一些预估,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具体到大快消行业来讲,将会释放出约250亿的补偿性消费零售额。(补偿性更多体现于集中消费,而非报复消费)。其中,250亿是休闲食品、乳制品、方便食品、酒水、日化及个人护理产品等所有快消品行业的细分板块来瓜分的,到大食品行业相对更少。 另外,针对报复性消费,个人认为应该是恢复性消费更为准确。因为结束不是一天,而是一段时间,老百姓警惕放松需要一个时间周期,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在对部分终端的沟通中发现,疫情相对较轻的省市终端已经慢慢开工,部分省市等待政府批复,但是产能没有完全释放,更多消化库存白糖为主。 三、物流方面: 物流至今仍旧基本停滞,虽然各地有出台一些政策,允许复工企业车辆进出,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依旧影响白糖的流通。并且,由于工人返工的人员不足,搬卸费高企。这也是造成有价无市的最大原因。 物流除了对白糖购销的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对甘蔗的入库造成影响,无人砍蔗,即使砍蔗后也无车运输。并且,甘蔗的收成时间都是有计划分批次的,这将导致后面才供应上的甘蔗出糖率下降。 对物流做个推演,假设物流1个月后恢复正常,那时候销区的白糖库存肯定见低点,那么到时产区报价将更加强势,或在物流恢复后有一波上涨。随着物流恢复时间越长,这个上涨幅度将越大。 四、基差方面 对标2月19日南华糖厂集团的5780现价,基差基本平水。前期的09多单已经在2月6日建议获利离场,01合约5600的多单继续持有。(此为2月6日操作建议,目前依旧不变)。 在平水的情况下,一般来说期货会在卖保压力下有所回落,但是这十天来依旧居高未回调,个人认为原因有三:第一,对标糖厂的基差为零,但是中间商因为物流费、装卸费等费用高企,实际到手成本更高,溢价作用。第二,物流的问题,或多或少影响卖套保企业的线下采购动作,但是盘面上的乐观情绪特别是基差为正时,会有很多线上点价入场。第三,外盘的上涨,印度蝗虫灾害等一个又一个利好信息的刺激,拉动着市场的心理盘面。 五、整体而言 整体而言,2020年的供需目前来看依旧紧平衡,一年的大牛依旧可期。不过随着疫情的持续,供需框架下每个数字的调整,我们还要随着疫情的波动和持续时间来随时做出更新。 (福能期货投资咨询中心主任 郑商所高级分析师 郑晓艳 15805921268微信同号;) (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