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结论 4月甲醇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呈现倒“V”字走势。下旬随着第一批春检企业的陆续复工、港口巨量到港的压力,以及国际原油的剧烈波动,截止月底基本跌去全月涨幅。基差方面,港口基差持续走弱下行至-110元/吨左右,内地基差在-200至-300元/吨左右稍有企稳。区域间套利方面,产销区套利窗口维持关闭,港口倒流的价差暂时未打开,内地还未直接受到冲击。基于春检预期,5月内地基差或将强于港口基差表现。 国内供应端,4月部分内地企业如期进入春检,第一轮春检企业于4月中旬陆续复工,截至4月23日国内甲醇整体装置开工负荷小幅提升至68.90%。4-6月有超过600万吨/年的装置产能已恢复或计划恢复,预计4月下旬开工率将继续提升,短期国内供应再次承压。而下一轮检修大约在4月下至5月有新增装置,目前已公布检修计划的产能超过1000万吨/年,预计到5月中旬左右市场开工率将落至相对低位,届时供应量下降会对市场价格起到一定支撑。 国际方面,国际生产成本线上移,短期市场受原油影响波动剧烈。4月国际天然气价格有所反弹,较3月上涨16%,带动国际甲醇生产成本线上移。不过由于天然气绝对价格较为低廉,即使成本线上移进口利润有所收窄,但进口窗口仍然持续打开。国际油价4月整体延续下跌趋势,带动能源板块巨幅震荡。 进口窗口持续打开,巨量到港压制港口价格。4月沿海甲醇库存维持高位未有去化,并小幅累积,截止月末达到108.80万吨,可流通货源预估在33.9万吨,环比3月涨幅尚可,但这并非由于进口量减少或者是下游消耗变快导致,而是由于罐容紧张问题延长了到港船货卸货周期。进口窗口持续开启维持顺挂,目前有150-200左右进口利润。4月23日至5月10日中国甲醇进口船货到港量在77万吨附近巨量水平,整体来看5月仍将维持100万吨以上的进口量。出口方面,转口窗口始终未有打开。 需求方面,截止月底甲醇下游加权开工率约64%,环比3月份小幅上涨2.6%,受疫情影响以及原油对需求的打击,下游恢复速度远不及预期,其中传统下游开工不足四成,整体较去年同期水平同比下降10%。3月以来甲醇制烯烃产能装置开始轮番检修,截止月底甲醇制烯烃装置平均开工负荷78.96%, 5、6月份仍有煤制烯烃工厂有检修计划,短期需求提振有限。且外采甲醇制烯烃的装置还需要关注甲醇与乙烯的替代性,由于东北亚乙烯价格的大幅下行,目前外采乙烯制烯烃利润可观,需考虑沿海烯烃装置再度选择外购乙烯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