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褪去冬归尽 冰融水暖喜迎春 ——2020年全球经济与商品市场回顾与2021年展望 方正中期期货 王骏 史家亮 file:///C:/Users/wangju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png 摘要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取代全球贸易争端,成为全球最核心的系统性风险,经济、贸易、金融甚至是政治等各领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2021年,随着疫苗的量产与广泛应用,叠加天气转暖利于疫情的防控,疫情将会出现明显好转,疫情在下半年则会进入尾声,因此需要重点关注疫苗的量产和分配问题。 疫情冲击下,市场恐慌情绪引发全市场的抛售,金融和商品市场均出现大幅下跌,美元指数因为流动性危机而出现大幅上涨,亦加剧市场恐慌;严格的社交管控措施使得企业活动停滞,经济和贸易活动陷入半停滞状态,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中。欧美日等央行迅速推出超宽松的货币政策,避免流动性危机发展为金融危机,更是降低经济危机的程度;主要经济体政府亦采取积极的财政刺激措施,从需求侧调控经济,降低经济危机的影响;各主要经济体在下半年进入渐进复苏阶段,其复苏进展与本国疫情防控和相关政策密切相关。因疫情、体制和政策目标不同,美欧日2021年经济政策将会出现分化,联储货币政策会相对稳定,而财政政策则会更加积极;欧洲继续深化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大,财政政策则会保持稳定,进一步采取措施的可能性较小;日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有可调整的空间,但是财政政策的调整空间要大于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 疫情冲击下,2020年全球经济深度衰退难以避免,2021年继续复苏模式,整体呈现渐进复苏趋势,当然2021年经济依然难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同比大幅上涨是建立在低基数的基础上的。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会出现4.5%-5%的萎缩,四季度经济二次探底的悲观预期情况下可能会超过5%的衰退;2021年,全球经济将会出现5%-5.5%的增长。全球疫情进入新常态,美国2020年大选亦结束,然后疫情时代诸多风险仍需警惕,最核心的则是疫情以及疫苗风险、债务风险、通胀风险以及资产泡沫风险等。 美国疫情再度恶化,经济复苏受到二次冲击,预计美国经济复苏趋缓,四季度GDP环比将会出现大幅回落,不排除跌至个位数,而同比数据则会继续好转,但是能突破零增长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美国2020年全年GDP萎缩3.5%-4%;2021年,疫苗量产后将会广泛的接种,美国疫情会得到有效的控制,美国经济亦会持续的修复,预计2021年美国经济将会出现4%-4.5%的增长,GDP同比增长率的峰值会出现在二季度,整体呈现先强后弱趋势,但是经济复苏是持续的,能回到疫情前的经济水平的可能性不大。 疫情冲击,使得因英国脱欧和制造业危机而元气大伤的欧洲陷入经济衰退深渊,二次疫情全面爆发使得经济复苏再度放缓,不排除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预计2020年欧元区GDP将会出现6.5%-7.5%的萎缩;2021年,随着疫情的有效管控和协议脱欧后的市场修复,预计欧元区经济将会出现5%-6%的增长。疫情和脱欧乱局拖累英国经济,预计英国2020年经济则会出现10%-11%的萎缩;2021年经济将会出现6%-7%的增长,顶峰将会因为基数问题而出现在二季度。 本就因全球贸易下滑和日本内需下降而处于小幅衰退的日本经济,在疫情冲击下陷入深度的衰退,2020年日本GDP将会萎缩5%-5.5%;2021年全球经济的复苏将会有助于日本进出口贸易的恢复,扩大经济修复的幅度,预计2021年日本经济将会出现2.5%-3.5%的增长。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的影响继续减弱,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后均进入渐进复苏中,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则维持超宽松的经济政策不变,促进经济的复苏。对于金融和商品市场而言,经济的渐进复苏、超宽松的经济政策、美元的弱势等因素,市场风险偏好高涨,避险资产仍有上涨空间,大宗商品及股市等风险资产仍有上涨空间,当然难免出现小幅回调风险,应该选择超跌或逢低时加仓风险资产,谨慎长线做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