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衍生品行业年度论文评选
市场建设奖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网络投票

人气 人气 :2353 投诉 投票 :2301

请用微信扫描
二维码进行投票
投票时间
5月5日至5月20日

期货交割助力商品国内大循环之研究

作者:宋磊 作者单位:郑商所期货及衍生品研究所 见报日期:2022-06-06

   商品国内大循环要求着眼全国大局,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期货交割布局紧贴产业供需格局,仓单降低商品跨区域流通成本,符合全国“一盘棋”的要求;“弹性库容”“商储无忧”等助力调节产业供需关系,助力破除要素合理流动的结构性堵点;交割标准促进区域农产品标准化发展,更好融入全国流通网络;交割业务着力提升科技水平,助力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等。我国期货市场许多品种在助力相关商品国内大循环方面均有较好表现。笔者建议,持续提升商品期货交割运行质效;探索建设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中心;研究推动期货交割标准纳入国家标准体系等。

[A][推动商品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意义]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要求

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要求各类商品能够实现国内大循环。“十四五”规划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相关战略部署中,要先明确“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也提出,要“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商品作为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出成果,其流通过程从农业种植、原料开采,到产品研发、加工生产,再到物流运输、最终消费等,涉及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循环的基本载体。推动国内商品高效流通,实现商品国内大循环,能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建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体现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国内经济畅通无阻。推动国内商品高效流通,实现商品国内大循环,一方面,能够使相关商品在生产、流通等环节提高效率,以更短的时间送达终端消费市场,助力国内消费提质升级。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各类商品在不同区域、生产环节之间流通的要素配置成本,通过降低流通成本来助力释放国内巨大的消费潜力。推动国内商品高效流通,实现商品国内大循环,是建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体现。

[B][推动商品国内大循环的内在要求]

坚持全国“一盘棋”

商品国内大循环不是区域小循环,要遵循全国“一盘棋”的原则,着力打造国内统一的大市场,塑造相关商品和生产要素全国有序、高效流动的协调发展格局。

由于自然禀赋或历史习惯,我国商品市场呈现一些特点:一是一些商品的生产地域较为集中。比如,棉花主要集中在新疆地区生产,石油化工类产品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生产等。二是一些商品的消费地域较为分散,或远离主产区。比如,新疆红枣约占全国一半产量,而全国最大的红枣交易集散市场则远在河北沧州,最终消费市场又通过贸易商、红枣企业等遍布全国。又如,辽宁大连是我国精对苯二甲酸(下称PTA)最重要的生产地区之一,而下游企业则主要集中在江浙等地区。这就导致一些商品跨区域流通需要耗费额外的时间和物流成本,或者同一商品在不同区域提货的成本存在差异。推动商品国内大循环,需要进一步从全国整体出发,把相关产业链的产、销、集散等环节更好连接起来,使区域性商品进一步融入全国流通网络,提高商品流通质效。

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结构性堵点

商品国内大循环要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贯通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矫正资源要素供需失衡错配等情况,从结构上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除企业自身经营不善等原因造成商品流通不畅之外,还存在一些全局性、结构性矛盾。比如,尿素等化肥具有全年连续生产和季节性使用的矛盾,使得化肥企业在参与国家化肥商业储备时,面临储存期间价格波动造成损失的风险。又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疫情对各行业的停工影响不一样,造成一些产业链上游产品积累严重,下游却无法有效消耗,供应链产能错配、供需失衡,相关产业链安全受到威胁。推动商品国内大循环,需要进一步解决好产业链整体出现的结构性供需失衡等问题,通过市场化方法改善结构性堵点,畅通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

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商品国内大循环要进一步发挥流通体系的支撑作用,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和流通设施改造升级,围绕生产、流通等各环节,推进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

商贸流通体系标准化程度不足,是制约商品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相关农产品的影响尤其明显。目前,我国农业国家标准主要关注植物检疫、病虫防治、饲料农药和农资农具等生产过程标准,对农产品的质量分级、加工性能等,以及后续的包装、仓储等流通环节的规定较少。在现实中,一些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不仅质量存在差异,甚至物流包装规格也不一致,不利于商品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通。一些农产品现货虽然有较为推荐的储存、包装规范,但其仓储设备现代化水平往往不高,包装规格也难以统一,不能满足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高效、精准、安全等要求。而且由于缺乏有效激励,多数仓储物流企业为了节省经营成本,通常不会主动对相关仓储设备和信息系统等进行升级。推动商品国内大循环,需要进一步提高商贸流通体系的标准化、科技化水平,助力建成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C][期货交割利于商品国内大循环的机理与成效]

市场在哪里,交割到哪里——期货交割布局紧贴全国供需格局

我国商品期货交易所通常贴近市场的实际需求设置交割仓(厂)库、提供交割服务,促进相关商品有序、高效流通,从而助力相关商品国内大循环。

从产业链供需格局来看,商品期货交割仓(厂)库分布在全国主要的产、销、集散地区。以红枣期货为例,共设置13个交割仓库,其中新疆10个、河北2个、河南1个。从上游来看,新疆红枣产能约占全国的50%,其中约有90%集中在南疆环塔里木盆地区域,新疆的10个红枣期货交割仓库全部分布在此区域。从中游来看,河北沧州红枣交易市场是全国最大的枣类批发市场,每年成交数百亿元,河北的2个红枣期货交割库均位于沧州。从下游来看,位于河南郑州的好想你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好想你)也是红枣期货交割库。红枣期货交割仓库不仅将红枣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结合起来,而且往消费终端更进一步,方便红枣产业链企业在生产、贸易、消费等各环节利用红枣期货。

从地域辐射来看,商品期货交割库与国家物流枢纽形成合力,更好服务周边产业发展需要。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安阳为例,拥有尿素、纯碱、锰硅、硅铁等期货交割库。在安阳枢纽250公里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内,有2500万吨的化肥生产能力和1500万吨的化肥消费能力,安阳枢纽尿素期货入库注册的仓单数量,占到全国尿素期货仓库仓单数量的一半。安阳枢纽与全国最大的玻璃生产地河北沙河仅有100公里距离,许多青海等西部省份生产的纯碱在安阳枢纽集散,销往沙河用于玻璃生产。锰硅和硅铁是冶金化工的重要原材料,通过安阳枢纽集散,可以在80公里的运输半径内服务河南安阳、河北邯郸等重要钢铁工业城市。

“仓单跑跑路,货物少跑腿”——期货仓单降低商品流通成本

商品在期货交割库入库注册后,就形成了期货仓单。根据流通性质不同,期货仓单可以分为通用仓单和非通用仓单。期货通用仓单不限制商品的注册地和注销地。如果将通用仓单比作“存款凭证”,那么期货交割库就是分散在不同地区的“银行网点”。期货通用仓单使“仓单跑跑路,货物少跑腿”,能够提高相关商品跨区域流通质效。

以PTA期货为例,目前在全国有20个交割仓库,其中江苏10个,浙江9个,福建1个;4个交割厂库,其中辽宁2个,浙江和福建各1个。这些PTA期货交割仓(厂)库科学地分布在长兴岛、钱塘江口等主要供给地区,以及江阴——张家港等主要需求地区,使用PTA期货通用仓单降低流通成本的情况十分常见。2021年4月,福建某企业向厦门国贸石化有限公司(下称国贸石化)采购1万吨PTA,国贸石化利用PTA期货通用仓单,就近从福建某期货交割库注销出PTA完成销售。相比从华东市场采购,该笔交易不仅节省了4天至5天的运输时间(若加上寻货、询价,或遇到台风或船期排队,则会耗费更多时间),还节省了每吨共计50元的长途和短驳运费。国贸石化借助PTA期货通用仓单,提高销售收益20万元,其合作伙伴也减少物流等成本30万元,实现双方共赢。

对于非通用仓单,期货市场也能通过其他方法降低相应商品的流通成本。比如,虽然棉花期货仓单是非通用的,但郑商所根据产业实际,在综合业务平台为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华棉)设置仓单购销专区。中华棉将其持有的分散在不同地区交割库的棉花期货非通用仓单公开发布,下游企业可以就近选择提货仓库,节省时间和运输费用,提高商品流通质效。

供需不平衡,空间换时间——期货“弹性库容”调节产业链供需关系

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商品期货交易所持续对相关品种的供需关系和交割诉求进行跟踪研判,及时增加期货交割库容,保障交割能力。期货市场临时增加的交割库容(“弹性库容”)通过空间换时间,不仅使相关生产企业及时把超量的现货注册为远月仓单,从而维持稳定生产,而且由于调整了供需关系,相关商品价格也保持相对稳定,对特殊时期产业链稳健发展,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

仍以PTA期货为例,郑商所先后于2020年3月、4月、11月以及2021年3月等时期,根据产业链供需实际在浙江、江苏等地原有交割库容的基础上增加临时存货点,并在福建增设交割仓库,累计增加PTA期货交割库容约48万吨。在“弹性库容”加持下,2020年PTA期货新增仓单注册量为56.66万张,折合现货283.3万吨,是2019年的3.53倍;仓单数量峰值达到33.65万张,折合现货168.25万吨,是2019年的4.69倍,有效满足了PTA产业企业及时入库的需求。比如,平湖华瑞仓储有限公司一处临时存货点,2020年出入库19.7万吨PTA。全球最大的PTA生产企业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旗下某工厂,仅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就在临时存货点注册6247张期货仓单,折合现货3.12万吨。其合作贸易商也在临时存货点注册3万余吨PTA,有效缓解了产业链上下游开工错配带来的经营压力。

承储有风险,期货助化解——“商储无忧”帮助缓解化肥流通结构性矛盾、服务国家粮食安全

尿素等化肥具有全年连续生产和季节消费的特点,使得上游生产和下游消费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国家化肥商业储备要求承储企业保障至少3个月化肥在库时间,其间化肥价格下跌的风险无法通过提前销售等手段来规避。

2021年1月,“商储无忧”试点项目在河南等多个农业大省启动实施,鼓励承储企业将尿素注册为期货仓单,实现期货交割对尿素入库、仓储、出库等环节全程监管,让承储企业更加安全、高标准地完成国家化肥商储任务,同时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农控股)参与了2021年“国家化肥商业储备”,承担105万吨的尿素储备任务。在“商储无忧”项目支持下,中农控股于2021年1月通过期货交割补充承储库存1.2万吨,不仅提前锁定采购成本,还避免因大量集中采购导致尿素现货价格阶段上涨,间接稳定化肥价格。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辉隆农资)也参与了“商储无忧”项目,通过套期保值操作不仅锁定尿素的出库价格,还实现期货盈利120余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辉隆农资在平稳度过储备期后,以低于市场平均价20元/吨的价格卖出储备尿素,在保障化肥稳定供应、降低农民用肥成本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区域农产品,融入大市场——交割标准促进区域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发展,更好融入全国流通网络

期货具有标准化的特点,商品期货交易所在制定交割商品质量标准时,通常参考现货市场中贸易量最大的商品标准,受到市场广泛认可。一些期货商品还有明确的仓储和包装规范,促进商品在更大范围内高效流通。

农产品质量方面,期货交割质量标准引导农产品标准化种植,促进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发展。比如,延安中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照苹果期货质量标准组织农户开展种植,通过统一技术指导、农资赊销、果品分级等,较好地解决了果农没有技术管不好果园、没有资金买不到好农资、没有选果分级能力好苹果卖不上价等难题。农产品流通方面,有龙头企业参照期货交割包装标准引导合作的中小贸易商扩大商品流通范围,同样取得较好效果。比如,红枣期货上市前,红枣龙头企业好想你曾在收购环节在新疆等地推广覆膜箱,但合作的枣农和中小型贸易商对采用覆膜工艺的热情不高。红枣期货上市后,大型红枣贸易商纷纷采用红枣期货交割包装标准,好想你再向合作的枣农和中小贸易商推广覆膜箱取得了较好效果,促进区域性枣农和中小贸易商进一步融入全国流通网络。

流通现代化,期货有担当——期货交割帮助商贸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

我国商品期货交易所历来重视提高交割业务的科技水平,在提升相关业务科技化、智能化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商贸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

以郑商所交割智慧监管平台为例,该平台不仅集合了期货交割仓库日常监管功能,还制定了交割仓库的数字化标准,以及配套的软硬件升级,帮助交割仓库提升仓库管理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比如,新疆汇锦物流有限公司(露天存放棉)在郑商所技术支持下,综合利用物联网等技术,组建了火灾自动报警、高空全景监控、烟感报警、安消联动、热成像等五个系统,结合电子巡更、无人机巡检等搭建起全方位的消防安全预警系统,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的综合应用,全面提升露天棉库的消防现代化水平。又如,河南豫棉物流有限公司(室内存放棉)在郑商所技术帮助下,完成了仓储智慧化物联网升级改造与仓储数据对接交割智慧监管平台的工作,更好实现“看住货、看好货”的目标。

作为商贸流通的重要环节,商品质量检验也需要提高现代化水平。如传统红枣质量检验主要依靠质检人员“手抓眼看”,存在效率较低、主观影响较大等问题。为提高红枣质量检验的现代化水平,2020年郑商所联合济南果品研究院和沧州沧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红枣期货交割品感官指标检验仪”。该仪器建立一套红枣质量检验精准、量化的指标体系,将红枣国标中关于“果形饱满”“肉质肥厚”等主观描述转变为均匀度允差和每千克果粒数等机器指标,准确度达到98%,检验效率较人工提升2倍左右,助力提高红枣产业商贸流通的现代化水平。

[D][期货进一步助力商品国内大循环的相关建议]

持续提升商品期货交割运行质效

交割业务直接关系期货市场的稳定运行和功能发挥。建议商品期货交易所:一是继续围绕相关产业链的产、销、集散等需要,不断优化调整交割业务布局。不仅在必要的地区及时增设相关品种的交割仓(厂)库,还要及时识别不能充分发挥功能的交割仓(厂)库,暂停或取消其交割资格;二是围绕交割监管、仓库管理、质量检验等,持续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和标杆引领效应,不仅使用物联网、大数据、传感器等实现期货交割业务智慧化,还要积极探索、制定、引领一些仓库管理的技术方案或指标体系等。三是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主动研究拓展期货通用仓单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发掘非通用仓单降低相关商品流通成本的方式方法,多维度提高期货商品的流通质效。

探索建设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中心

在长期组织大宗商品期货交易的实践中,各商品期货交易所依法依规为相关品种期货标准仓单提供注册、变动、质押、注销等服务,并进行监管,得到相关产业链市场主体的广泛认可。事实上,具备开展相应品种大宗商品登记业务的技术条件、人才储备、实践经验和市场口碑。建议围绕成熟度高、运行平稳、产业主体认可度高的期货品种,探索建设相应品种的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中心,开展商品仓单的注册、融资等服务,提升大宗商品交易效率和规范程度,进一步助力形成相关品种全国统一的商品大市场。

研究推动期货交割标准纳入国家标准体系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下称《纲要》),强调要加快健全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加强商贸物流现代化建设。建议期货市场积极响应《纲要》关于“支持领军企业联合科研机构、中小企业等建立标准合作机制,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等号召,研究推动一些商品期货,尤其是相关农产品期货交割的质量、包装和仓储等标准进入国家标准体系,多维度深化期货市场功能发挥,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多“期货方案”。

 

 

期货日报网声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凡在互联网上以商业目的传播《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所属系列媒体相关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书面授权,方可使用。

请用微信扫描
二维码进行投票
投票时间
5月5日至5月20日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发行业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www.qh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