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关于“最佳银期合作创新开拓奖”
的申报材料
交通银行是最早的期货市场合作银行。多年来,交行深
耕期货市场,银期业务合作基础不断夯实,传统业务稳步推
进,创新业务探索不断深入,通过服务期货市场持续赋能实
体经济发展。
一、立足本源业务,为期货市场参与主体提供高效结算
服务。
交行在 1992 年国内期货市场诞生初期即已获得期货结
算银行资格。1995-1996 年,国内期货市场清理整顿后,交
行成为国内清理合并后的郑商所、大商所的首家,上期所的
首批存管银行,提供专业化期货资金结算服务。2006 年中国
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之时,交行成功获得其首批保证金存管
银行资格。2017 年交行首批获得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境内、
境外业务存管银行全资格。2018 年交行首批获得大商所境外
业务存管银行资格。交行结算系统首批对接上期所、郑商所、
大商所场外平台,是唯一一家全面对接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
场外平台的存管银行,为投资者参与场外平台交易提供基础
服务。交行也首批获得大商所场外平台商品互换业务交易商
资格。
2006 年,交行在银行同业中首家推出全国集中式银期转
账系统服务,为期货投资者与期货公司提供全国范围内实时、
2
双向资金划转通道,而后又将转账功能从个人投资者延伸到
机构投资者,从柜面、网银、电话银行延伸到期货客户端、
手机银行、智易通等自助渠道,实现“7*24”小时服务。截
至 2021 年末,交行已与 148 家期货公司实现银期转账系统
对接,市场覆盖率 99%。期货公司保证金存款市场份额自 2009
年起,连续 11 年居于市场第一。
二、锚定服务实体经济,为产业客户提供综合化金融服
务。
随着期货市场创新发展步伐的加快,交行逐步拓宽参与
国内期货市场的广度、深度,成为黄金、白银贵金属期货自
营会员,设立贵金属交割仓库,最早参与原油、铁矿石期货
品种国际化结算、结售汇系统的开发演练。近年来,坚持以
服务实体经济为中心,探索业务机会。
一是搭建交流平台,将期货市场自身价格发现、防范风
险的基础功能传导给实体企业,引导企业积极利用期货市场
开展套期保值,规避市场风险。先后与期货交易所、期货公
司联合举办了“动力煤产业论坛”“糖业高峰论坛”“原油地
炼企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银企交流会。
二是开通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标准仓单质押通道,支持
“先押后贷”“先贷后押”模式,为产业客户提供标准仓单
质押融资服务。2020 年以来,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
交易所分别对接上线标准仓单线上质押业务并落地放款。同
3
时配合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业务创新,提供整体授
信支持,依托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平台,间接支持
实体经济发展,并持续探索通过各类业务模式为产业客户提
供标准化、高效的融资服务。
三是发挥交银集团优势,在期货资产管理业务方面与期
货公司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满足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
四是积极参与场外市场创新业务并已实现业务落地。交
行参与大商所“2017 年场外期权试点项目”(银行首次作为
大宗商品场外期权提供方参与市场),该项目于 2018 年 3 月
顺利结项,并已入选《大商所创新服务实体试点案例汇编》。
2021 年,交行与大商所、中粮集团共同研究推进“区块链+
物联网”的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模式并实现首单落地。
三、深耕期货市场生态圈,与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合
力开展市场推广活动。
一是借助特色活动资源,通过银期联动紧抓银期源头客
户营销工作,为各类主体参与期货市场架起“桥梁”。与头
部重点期货公司开展联合营销活动,同时利用自身营业网点
和媒体渠道进行活动宣传,拓展新增客户年均增幅 15%。
二是联动市场参与主体,积极开展市场推广活动。交行
与期货业协会、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保持密切联动,围绕
国际化期货品种的热点举办多场市场推广活动。先后参加中
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中国期货分析师大会暨场外衍生
4
品论坛等行业最重量级会议,并承办专题分论坛;促成香港
分行与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期货专业委员会签署合作意向
书。作为唯一银行特别支持单位与永安期货联合举办第三届
(2021)中国大宗商品金融服务创新峰会,并发表“数字化
跨境贸易金融服务”主题演讲。


四、发挥国际化综合化优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
5
务。
交行充分发挥其国际化、综合化、全牌照的集团优势,
为境内外期货市场参与者提供供应链融资、结售汇、利率汇
率风险对冲、跨市场风险对冲、跨境托管等综合金融服务。
例如,对于参与原油期货交易的石油企业,交行通过各类衍
生品为企业提供利率、汇率风险对冲工具;联动海外分行,
为企业提供全口径跨境融资,帮助企业从全球范围内获得低
成本信贷融资,降低企业成本,助力其全球化业务发展。
的申报材料
交通银行是最早的期货市场合作银行。多年来,交行深
耕期货市场,银期业务合作基础不断夯实,传统业务稳步推
进,创新业务探索不断深入,通过服务期货市场持续赋能实
体经济发展。
一、立足本源业务,为期货市场参与主体提供高效结算
服务。
交行在 1992 年国内期货市场诞生初期即已获得期货结
算银行资格。1995-1996 年,国内期货市场清理整顿后,交
行成为国内清理合并后的郑商所、大商所的首家,上期所的
首批存管银行,提供专业化期货资金结算服务。2006 年中国
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之时,交行成功获得其首批保证金存管
银行资格。2017 年交行首批获得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境内、
境外业务存管银行全资格。2018 年交行首批获得大商所境外
业务存管银行资格。交行结算系统首批对接上期所、郑商所、
大商所场外平台,是唯一一家全面对接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
场外平台的存管银行,为投资者参与场外平台交易提供基础
服务。交行也首批获得大商所场外平台商品互换业务交易商
资格。
2006 年,交行在银行同业中首家推出全国集中式银期转
账系统服务,为期货投资者与期货公司提供全国范围内实时、
2
双向资金划转通道,而后又将转账功能从个人投资者延伸到
机构投资者,从柜面、网银、电话银行延伸到期货客户端、
手机银行、智易通等自助渠道,实现“7*24”小时服务。截
至 2021 年末,交行已与 148 家期货公司实现银期转账系统
对接,市场覆盖率 99%。期货公司保证金存款市场份额自 2009
年起,连续 11 年居于市场第一。
二、锚定服务实体经济,为产业客户提供综合化金融服
务。
随着期货市场创新发展步伐的加快,交行逐步拓宽参与
国内期货市场的广度、深度,成为黄金、白银贵金属期货自
营会员,设立贵金属交割仓库,最早参与原油、铁矿石期货
品种国际化结算、结售汇系统的开发演练。近年来,坚持以
服务实体经济为中心,探索业务机会。
一是搭建交流平台,将期货市场自身价格发现、防范风
险的基础功能传导给实体企业,引导企业积极利用期货市场
开展套期保值,规避市场风险。先后与期货交易所、期货公
司联合举办了“动力煤产业论坛”“糖业高峰论坛”“原油地
炼企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银企交流会。
二是开通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标准仓单质押通道,支持
“先押后贷”“先贷后押”模式,为产业客户提供标准仓单
质押融资服务。2020 年以来,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
交易所分别对接上线标准仓单线上质押业务并落地放款。同
3
时配合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业务创新,提供整体授
信支持,依托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平台,间接支持
实体经济发展,并持续探索通过各类业务模式为产业客户提
供标准化、高效的融资服务。
三是发挥交银集团优势,在期货资产管理业务方面与期
货公司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满足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
四是积极参与场外市场创新业务并已实现业务落地。交
行参与大商所“2017 年场外期权试点项目”(银行首次作为
大宗商品场外期权提供方参与市场),该项目于 2018 年 3 月
顺利结项,并已入选《大商所创新服务实体试点案例汇编》。
2021 年,交行与大商所、中粮集团共同研究推进“区块链+
物联网”的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模式并实现首单落地。
三、深耕期货市场生态圈,与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合
力开展市场推广活动。
一是借助特色活动资源,通过银期联动紧抓银期源头客
户营销工作,为各类主体参与期货市场架起“桥梁”。与头
部重点期货公司开展联合营销活动,同时利用自身营业网点
和媒体渠道进行活动宣传,拓展新增客户年均增幅 15%。
二是联动市场参与主体,积极开展市场推广活动。交行
与期货业协会、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保持密切联动,围绕
国际化期货品种的热点举办多场市场推广活动。先后参加中
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中国期货分析师大会暨场外衍生
4
品论坛等行业最重量级会议,并承办专题分论坛;促成香港
分行与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期货专业委员会签署合作意向
书。作为唯一银行特别支持单位与永安期货联合举办第三届
(2021)中国大宗商品金融服务创新峰会,并发表“数字化
跨境贸易金融服务”主题演讲。


四、发挥国际化综合化优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
5
务。
交行充分发挥其国际化、综合化、全牌照的集团优势,
为境内外期货市场参与者提供供应链融资、结售汇、利率汇
率风险对冲、跨市场风险对冲、跨境托管等综合金融服务。
例如,对于参与原油期货交易的石油企业,交行通过各类衍
生品为企业提供利率、汇率风险对冲工具;联动海外分行,
为企业提供全口径跨境融资,帮助企业从全球范围内获得低
成本信贷融资,降低企业成本,助力其全球化业务发展。
自荐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