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期货积极践行“数字金融”要求,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变革,自2022年起遵循“流程化、系统化、数字化、智能化”路径,以“稳健、增效、赋能”为工作目标,在运维、管理、服务等领域有序开展数智化转型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果。
一、运维数智化,筑牢系统安全防线
长江期货自主研发了数智化运维管理平台,平台整合CMDB、综合监控、自动化运维及知识库等核心功能,并引入大模型技术架构,引入了大模型技术,建设了“大模型运维智能体系统”,系统由基础算力、领域大模型、数据存储、模型应用管理、配置管理等模块组成,提供了前端人机交互、代码分析、任务执行、报表输出、智能问答检索等功能。平台有力支撑了开收盘、巡检、性能分析、升级变更等日常工作,并在运维数据质量评估、运维脚本风险分析等场景,开展智能化应用实践,为运维工作注入了新动能。如在监控管理方面,平台实现了重要系统的100%监控覆盖率,告警收敛率达90%。在运维数据质量评估中,通过平台进行日志分析,日均处理量可达 20GB,故障根因定位准确率提升至95%,在运维脚本风险分析中,已覆盖110多个生产系统操作脚本,提前识别潜在风险22次,避免生产运维事故。借助数智化运维管理平台,公司运维管理的内在质量得以持续优化。
二、管理数智化,提升运营管控质效
长江期货通过自主研发监管报表系统与全面风险管理系统,以管理数智化驱动运营管控质效全面升级。全面风险管理系统构建了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风险数据集中共享与流程化管理,推动风险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型,显著提升风险计量能力,为风险识别与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运用智能算法对风险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预测潜在风险,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前瞻性建议。系统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优化部门协作流程,在向集团推送风险及并表管理数据时,减少95%手工填报工作量,为业务风控专员每日节省1小时工作时间,同时有效降低错报、漏报风险;风险管理报告自动化生成功能,进一步提升日常汇报与监管报送效率,为风险管理岗每日节省至少1小时。
监管报表系统聚焦数据管理效能提升,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填报、计算、审核全流程自动化,同步落实数据加密、认证等安全防护措施,筑牢敏感数据安全防线。系统还通过细化数据标准、强化约束条件、完善检核规则,全面提升监管数据采集与报送的质量和信息化水平,同时借助数据智能分析与异常检测,进一步提升数据管理的准确性与智能化水平。两大系统协同发力,大幅提升公司运营管理效率与风险管控精度,切实彰显管理数智化在提升运营管控质效中的核心价值。
三、服务数智化,赋能客户体验升级
长江期货打造了自主可控的客户APP和员工工作终端,切实推动客户体验向智能化和便捷化方向升级。
在终端建设上,2024年,公司向客户推出了全新APP,成为集行情展示、交易操作、资讯获取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APP有效触达互联网长尾客户,同时支持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自主规划业务功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营销服务。基于APP,公司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将手续费调整等多种业务办理功能线上化,将客户身份识别、手续费率确认、业务发起与总部审核等环节由线下转为线上一站式处理,显著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增强客户服务体验。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客户交易习惯与偏好,运用智能算法推送符合客户需求的投资产品与资讯,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的智能化水平。
针对员工打造的员工数据终端,聚焦分支机构负责人日常经营管理场景,在手机端和 PC 端提供业绩构成分析、内部排名对比、趋势变化追踪等多维度数据服务,助力管理层优化决策,为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提供有力支撑。客户APP和员工工作终端上的数字、智能应用,实现了对客户体验升级的深度赋能。基于数智化转型实践,长江期货开展课题申报与研究,获得了外部机构的认可。2024年,公司凭借数智化运维管理平台项目承接了中金所数据有限公司组织的“金融期货行业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第一期)”中“大模型在运维领域的应用”课题项目,并顺利完成结项,该项目融合大模型技术与运维场景,为行业运维数智化提供了实践范本。2025年,公司凭借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监管报送系统项目申报的《期货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数据规范及应用研究》《〈期货公司监管数据采集规范第1部分:基本信息和经纪业务〉行业标准的应用与实践》两项课题,从全国117项申报课题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5年度证券期货业标准研究立项名单。在仅有8个立项名额的期货公司领域,长江期货占据2席,该成果不仅彰显了公司在数据标准治理、风险管控系统建设方面的前瞻性,更是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的突破性尝试,为管理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标准化支撑。
展望未来,长江期货将持续深化数智化在运维、管理、服务等领域的融合应用,以系统建设实践驱动公司业务创新,力争为期货行业数智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自荐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