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浙期实业有限公司,是浙商期货全资风险管理子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注册资金22亿元,主营业务为:基差贸易、场外衍生品业务、做市业务、仓单服务、合作套保。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有3个业务部门7个职能部门,员工160余人,前后台人员比例约为2.7:1。公司始终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紧密围绕国家“稳链保供、乡村振兴、绿色转型”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期货、现货渠道资源优势,结合场内、场外两个市场,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为产业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以专业化、定制化、数字化的衍生工具为抓手,助力实体企业应对周期波动、实现稳健经营。
基差贸易方面:2024年,期现业务销售收入(不含税)93.77亿,累计现货贸易总额约188.9亿元,排名行业前十,其中涉及中小微企业的贸易额约为97亿元,涉及上市公司的贸易额为28亿元;累计服务客户7184家次,排名稳定前三,其中服务中小微企业5149家次,服务上市公司883家次。聚焦主责主业,深入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立足生产经营需求,综合运用套期保值、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手段,帮助企业进行价格管理、库存管理等,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生产经营保驾护航。优化专业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场外业务方面:场外衍生品团队全力服务实体经济。2024年,服务实体企业累计新增名义本金 1031.33亿元,其中上市公司成交名义本金272 亿元、中小微企业267 亿元,2024年新签约实体产业客户 363 家,累计签约1248 家,签约实体产业客户规模不断壮大。同时,成立专项服务小组,全年共完成企业风险管理项目12个,总计为2.7 万吨现货提供保护,成交名义本金1.81 亿元,项目参与企业获利约361.05万元。团队还持续创新衍生品交易结构和服务,推出44 个交易结构及12 个奇异期权累计结构,紧跟市场趋势。此外,积极推广含权贸易业务,加强期现联动,助力企业发展。场外衍生品业务不断发挥上市公司引领作用,推动中小微企业运用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
做市业务方面:做市商团队积极承担做市义务,双向报价持续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拥有自主研发做市交易系统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截至2024年底,浙期实业共有期权55块、期货45块,累计100个做市业务品种资格,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前列。
浙期实业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通过创新业务模式、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为中小微企业和上市公司提供了全方位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在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和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差贸易方面:2024年,期现业务销售收入(不含税)93.77亿,累计现货贸易总额约188.9亿元,排名行业前十,其中涉及中小微企业的贸易额约为97亿元,涉及上市公司的贸易额为28亿元;累计服务客户7184家次,排名稳定前三,其中服务中小微企业5149家次,服务上市公司883家次。聚焦主责主业,深入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立足生产经营需求,综合运用套期保值、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手段,帮助企业进行价格管理、库存管理等,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生产经营保驾护航。优化专业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场外业务方面:场外衍生品团队全力服务实体经济。2024年,服务实体企业累计新增名义本金 1031.33亿元,其中上市公司成交名义本金272 亿元、中小微企业267 亿元,2024年新签约实体产业客户 363 家,累计签约1248 家,签约实体产业客户规模不断壮大。同时,成立专项服务小组,全年共完成企业风险管理项目12个,总计为2.7 万吨现货提供保护,成交名义本金1.81 亿元,项目参与企业获利约361.05万元。团队还持续创新衍生品交易结构和服务,推出44 个交易结构及12 个奇异期权累计结构,紧跟市场趋势。此外,积极推广含权贸易业务,加强期现联动,助力企业发展。场外衍生品业务不断发挥上市公司引领作用,推动中小微企业运用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
做市业务方面:做市商团队积极承担做市义务,双向报价持续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拥有自主研发做市交易系统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截至2024年底,浙期实业共有期权55块、期货45块,累计100个做市业务品种资格,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前列。
浙期实业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通过创新业务模式、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为中小微企业和上市公司提供了全方位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在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和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荐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