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中信建投期货积极践行服务实体经济使命,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为企业提供专属的风险管理方案、套保头寸动态监控、协助交割、期货业务会计辅导以及协助企业建立套保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同时,公司还充分利用中信建投证券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积极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利用“保险+期货”、场外期权以及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期权组合等创新手段,取得了服务实体企业的阶段性成果。展示重点案例如下:
(一)化工品贸易商利用场外期权备兑策略降本增效
2023年,公司为某化工品贸易商量身设计了以现货为天然对冲、卖出场外期权赚取时间价值的场外期权备兑策略,共计为该企业的13万吨PTA和1万吨乙二醇现货增加了综合贸易利润。因为企业采购端不怕价格下跌,可以卖出看跌期权以降低采购成本;销售端不怕价格上涨,可以卖出看涨期权以增加销售收入。企业全年共开展28笔场外期权交易,覆盖现货货值约8亿元,利用场外期权净盈利349.15万元,实现了从赚价差的钱到赚时间和波动率的钱的转型,拓宽了盈利渠道,有效实现降本增效。
(二)夯实“保险+期货”基础,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公司共开展“保险+期货”项目78个,名义本金规模合计13.61亿元,其中交易所项目规模占比10.26%,非交易所项目规模占比89.74%。本年度共成功申请7个交易所“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包括上期所2个橡胶试点项目,大商所4个养殖专项项目,郑商所1个县域覆盖项目,郑商所1个省级项目。此外,荣获上期所2023年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一等奖。
自2018年起,公司在原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勐腊县连续五年开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五年间,公司为4318户次胶农提供了约1.56亿元的风险保障,累计实现赔付约902万元,平均赔付率为106.24%,有效帮助当地胶农和胶厂进行价格风险管理。期间,公司始终立足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在项目模式上不断创新,从“订单+保险+期货”,到“二次结算”新形式,不断丰富完善天然橡胶“保险+期货”工具箱,有效促进了当地橡胶产业的稳健发展。
2020-2023年,公司连续四年在原国家级贫困县重庆市黔江区开展饲料成本和生猪价格“保险+期货”项目,为当地生猪养殖户构建生猪养殖全产业链风险管理体系,帮助其稳定和提高养殖效益。公司将帮扶资金和政府财政补贴资金引入“保险+期货”项目,积极协调金融同业资源,创新拓展“保险+期货+银行”项目,助力生猪养殖龙头企业获得生猪活体抵押贷款,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降低农户自担保费成本。公司生猪全产业链、多模式“保险+期货”项目积极推动乡村产业优化升级,案例在《中国乡村振兴》杂志成功发表。2023年7月,该项目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央企业定点帮扶经典案例候选名单,国家乡村振兴局调研组亲赴现场调研。
(三)期现业务稳中求拓,优化业务模式
2023年期现业务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按照集团和公司的战略部署,围绕“稳中求拓,优化业务模式”工作总基调,不断调整创新期现业务模式,最大程度地保障交易过程安全可靠,并通过向市场公开报价销售,扩展了客户群体,丰富了业务资源与渠道。
2023年,期现业务能较好的嵌入到产业链当中,帮助产业企业管理风险,以产业客户为核心,提高业务发展质量,为实体企业构筑起值得信赖的风险“防火墙”。全年来,实现现货销售22.66亿元,交易标的从标准仓单扩展到铝、铜、棉花和锰硅等9个非标品种,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2023年,方顿物产成功注册首批氧化铝标准仓单,积极参与到华北、西北、西南地区的氧化铝购销,通过基差贸易增加了上游销售利润,同时也降低了买家的采购成本,初步展现出基差贸易给传统购销带来的优化作用。公司成功将存放于新疆诚通仓库的银沙牌氧化铝注册为首批上海期货交易所标准仓单,通过跨区域运输,稳定了氧化铝主要消费地的供应,帮助企业实现套期保值目的。
2023年公司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切实提升服务理念、能力和质效。持续深化定点帮扶工作成效,不断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期货力量。
未来,中信建投期货将继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努力践行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与责任。
(一)化工品贸易商利用场外期权备兑策略降本增效
2023年,公司为某化工品贸易商量身设计了以现货为天然对冲、卖出场外期权赚取时间价值的场外期权备兑策略,共计为该企业的13万吨PTA和1万吨乙二醇现货增加了综合贸易利润。因为企业采购端不怕价格下跌,可以卖出看跌期权以降低采购成本;销售端不怕价格上涨,可以卖出看涨期权以增加销售收入。企业全年共开展28笔场外期权交易,覆盖现货货值约8亿元,利用场外期权净盈利349.15万元,实现了从赚价差的钱到赚时间和波动率的钱的转型,拓宽了盈利渠道,有效实现降本增效。
(二)夯实“保险+期货”基础,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公司共开展“保险+期货”项目78个,名义本金规模合计13.61亿元,其中交易所项目规模占比10.26%,非交易所项目规模占比89.74%。本年度共成功申请7个交易所“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包括上期所2个橡胶试点项目,大商所4个养殖专项项目,郑商所1个县域覆盖项目,郑商所1个省级项目。此外,荣获上期所2023年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一等奖。
自2018年起,公司在原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勐腊县连续五年开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五年间,公司为4318户次胶农提供了约1.56亿元的风险保障,累计实现赔付约902万元,平均赔付率为106.24%,有效帮助当地胶农和胶厂进行价格风险管理。期间,公司始终立足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在项目模式上不断创新,从“订单+保险+期货”,到“二次结算”新形式,不断丰富完善天然橡胶“保险+期货”工具箱,有效促进了当地橡胶产业的稳健发展。
2020-2023年,公司连续四年在原国家级贫困县重庆市黔江区开展饲料成本和生猪价格“保险+期货”项目,为当地生猪养殖户构建生猪养殖全产业链风险管理体系,帮助其稳定和提高养殖效益。公司将帮扶资金和政府财政补贴资金引入“保险+期货”项目,积极协调金融同业资源,创新拓展“保险+期货+银行”项目,助力生猪养殖龙头企业获得生猪活体抵押贷款,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降低农户自担保费成本。公司生猪全产业链、多模式“保险+期货”项目积极推动乡村产业优化升级,案例在《中国乡村振兴》杂志成功发表。2023年7月,该项目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央企业定点帮扶经典案例候选名单,国家乡村振兴局调研组亲赴现场调研。
(三)期现业务稳中求拓,优化业务模式
2023年期现业务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按照集团和公司的战略部署,围绕“稳中求拓,优化业务模式”工作总基调,不断调整创新期现业务模式,最大程度地保障交易过程安全可靠,并通过向市场公开报价销售,扩展了客户群体,丰富了业务资源与渠道。
2023年,期现业务能较好的嵌入到产业链当中,帮助产业企业管理风险,以产业客户为核心,提高业务发展质量,为实体企业构筑起值得信赖的风险“防火墙”。全年来,实现现货销售22.66亿元,交易标的从标准仓单扩展到铝、铜、棉花和锰硅等9个非标品种,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2023年,方顿物产成功注册首批氧化铝标准仓单,积极参与到华北、西北、西南地区的氧化铝购销,通过基差贸易增加了上游销售利润,同时也降低了买家的采购成本,初步展现出基差贸易给传统购销带来的优化作用。公司成功将存放于新疆诚通仓库的银沙牌氧化铝注册为首批上海期货交易所标准仓单,通过跨区域运输,稳定了氧化铝主要消费地的供应,帮助企业实现套期保值目的。
2023年公司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切实提升服务理念、能力和质效。持续深化定点帮扶工作成效,不断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期货力量。
未来,中信建投期货将继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努力践行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与责任。
自荐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