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数据:76,945.40万元
2023年数据:93,806.61万元
增幅:21.91%
2023年数据:93,806.61万元
增幅:21.91%
年度净利润及同比增幅
2022年数据:58,345.73万元
2023年数据:63,910.94万元
增幅:9.54%
2023年数据:63,910.94万元
增幅:9.54%
保证金与净资本情况
保证金情况
2022年数据:296亿元
2023年数据:400亿元
增幅:35.14%
净资本情况
2022年数据: 233,398.06 万元
2023年数据:261,676.14万元
增幅:12.12%
2022年数据:296亿元
2023年数据:400亿元
增幅:35.14%
净资本情况
2022年数据: 233,398.06 万元
2023年数据:261,676.14万元
增幅:12.12%
经纪业务方面有哪些创新
一、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一体化客户服务体系
公司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推进数字化转型,提高管理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创新服务产品,推进客户服务运营管理体系的建设。同时,与实体投资者教育基地有机联动,持续不断地举办形式丰富、内容充实的精彩投教活动,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动服务和体验服务新模式。
一是形成了以中信建投期货微资讯、金建投APP、官方网站、企业微信等四位一体的互联网服务体系。公司官方微信和金建投成为客户和员工了解市场及公司动态、市场活动,获取研发等资讯服务,学习期货基础知识以及公司进行品牌推广的重要窗口。企业微信则针对私域客户提供更加精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专有服务。
二是形成了矩阵式互联网营销服务体系,完善了抖音、微视、头条、小红书、B站等新媒体宣传平台,丰富了服务内容和形式,增强了客户体验。
三是综合运用新媒体、电话会议、闭门会议、Wind平台线上会议系统、公司自建直播平台等渠道丰富产品输出和策略发布。
四是以客户体验和需求为中心,深度聚焦营销、服务及管理等全方位业务场景,不断精进系统能力,打造售前售后一体化客户服务体系。
二、以专业化精细化为内核,全面提升产业客户的服务能力
一是落实产业客户项目经理制,强调过程管理与客户贴身服务,精准对接客户需求,坚持长期持续跟踪服务,为客户提供准确、及时、贴合需求的风险管理方案,打造顾问式的一站式服务。
二是科技赋能,优化升级产业客户服务管理系统,建立产业客户开发数据库和重点项目跟踪数据库,做好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开发与服务。
三是编写《产业服务手册》,将研发服务专业化、标准化、精准化、可视化,同时推出适配产业的风险管理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四是成立专管机构,统筹规划开发与服务的制度、流程等,明确职责,优化协同,提升服务效率。
五是坚持培训先行、优势品种先行,坚持利用“业务+服务团队”的合作模式,打造菜单式的产业客户培训体系。
六是增加量化金融工程及商品指数化研究,构建了逻辑性、实战性强的深度研究报告体系,同时依托风险管理子公司,通过场外业务、基差贸易、期现非标业务的开展,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期现结合的服务方案。
七是立足客户需求,整合公司研发、IT、投教基地、股东单位、风险管理子公司等资源,搭建全方位的“立体”服务模式。
三、深化协同,全面推进IB业务
一是推动IB投顾服务,通过开展“建投点金”每日复盘栏目、“期货夜校”系列沙龙,深化客户服务内容;建立一对一客户服务机制、加强核心客户服务体验。
二是秉承中信集团协同理念,持续加强证期业务协同、各司其职合力拓展机构业务,并依托现有IB服务体系、积极外拓IB业务范围。
三是对机构客户实现“落户到人”的专项服务制度,要求各辖区IB落地服务岗从开户到落地,到后续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全程跟踪、协同,以此提升服务效率。
公司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推进数字化转型,提高管理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创新服务产品,推进客户服务运营管理体系的建设。同时,与实体投资者教育基地有机联动,持续不断地举办形式丰富、内容充实的精彩投教活动,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动服务和体验服务新模式。
一是形成了以中信建投期货微资讯、金建投APP、官方网站、企业微信等四位一体的互联网服务体系。公司官方微信和金建投成为客户和员工了解市场及公司动态、市场活动,获取研发等资讯服务,学习期货基础知识以及公司进行品牌推广的重要窗口。企业微信则针对私域客户提供更加精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专有服务。
二是形成了矩阵式互联网营销服务体系,完善了抖音、微视、头条、小红书、B站等新媒体宣传平台,丰富了服务内容和形式,增强了客户体验。
三是综合运用新媒体、电话会议、闭门会议、Wind平台线上会议系统、公司自建直播平台等渠道丰富产品输出和策略发布。
四是以客户体验和需求为中心,深度聚焦营销、服务及管理等全方位业务场景,不断精进系统能力,打造售前售后一体化客户服务体系。
二、以专业化精细化为内核,全面提升产业客户的服务能力
一是落实产业客户项目经理制,强调过程管理与客户贴身服务,精准对接客户需求,坚持长期持续跟踪服务,为客户提供准确、及时、贴合需求的风险管理方案,打造顾问式的一站式服务。
二是科技赋能,优化升级产业客户服务管理系统,建立产业客户开发数据库和重点项目跟踪数据库,做好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开发与服务。
三是编写《产业服务手册》,将研发服务专业化、标准化、精准化、可视化,同时推出适配产业的风险管理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四是成立专管机构,统筹规划开发与服务的制度、流程等,明确职责,优化协同,提升服务效率。
五是坚持培训先行、优势品种先行,坚持利用“业务+服务团队”的合作模式,打造菜单式的产业客户培训体系。
六是增加量化金融工程及商品指数化研究,构建了逻辑性、实战性强的深度研究报告体系,同时依托风险管理子公司,通过场外业务、基差贸易、期现非标业务的开展,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期现结合的服务方案。
七是立足客户需求,整合公司研发、IT、投教基地、股东单位、风险管理子公司等资源,搭建全方位的“立体”服务模式。
三、深化协同,全面推进IB业务
一是推动IB投顾服务,通过开展“建投点金”每日复盘栏目、“期货夜校”系列沙龙,深化客户服务内容;建立一对一客户服务机制、加强核心客户服务体验。
二是秉承中信集团协同理念,持续加强证期业务协同、各司其职合力拓展机构业务,并依托现有IB服务体系、积极外拓IB业务范围。
三是对机构客户实现“落户到人”的专项服务制度,要求各辖区IB落地服务岗从开户到落地,到后续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全程跟踪、协同,以此提升服务效率。
自荐综述
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具有行业全牌照业务资格。注册地重庆,注册资本14亿元人民币,在全国重点区域设有29家分支机构,员工人数超700人,拥有1家全资子公司——方顿物产(重庆)有限公司,同时有300多家获准从事期货IB业务的证券营业部。
公司具有强大的股东背景,股东单位中信建投证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证券公司,注册地北京,注册资本77.57亿元,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设有300余家证券分支机构,并设有5家子公司。2016年12月9日,中信建投证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66.HK;2018年6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1066.SH。中信建投证券在为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提供优质专业的金融服务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声誉。2020年,成为中国证监会6家并表监管试点券商之一。
2023年是公司成立30周年和坚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之年。围绕“增强信心 迎难而上 坚定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工作部署,聚焦做大客户权益规模、增强机构客户有效性、提升客户服务能力等发展难题,以“科技赋能、内外协同、精细化管理”为三大抓手,各项重点工作按照既定规划稳步推进,各主要业务板块持续向好发展。重点工作取得以下成效:
一是行业地位得以进一步提升。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保持行业前10名并显著进位;在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级中,连续第四年保持行业最高级别的A类AA级。
二是破解发展难题取得一定成效。2023年,公司聚焦“提升客户权益规模排名、增强机构客户有效性、全面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三大难题,科学破局,实现客户权益规模的排名进位,机构客户粘性进一步增强,在组织结构优化、精细化管理加持下,客户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三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举措更加有力。2023年,公司着力加强总部职能部门、子公司与各分支机构的联动,从组织架构、业务协同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优化,服务实体企业更加注重质量并举。经纪业务方面,公司有交易的产业客户数量显著增长;期现业务更加突出解决产业客户的实际需求,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全年期现业务累计服务实体企业123家,包含中小微企业82家,中小微企业购销总金额11.40亿元。场外期权业务规模显著扩张,“保险+期货”和一般企业场外业务规模均实现成倍增长。投教基地面向产业客户举办线上线下活动195场,覆盖企业数超500家,覆盖16.2万人次;开设企业风险管理系列培训课程26门,为产业客户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体系,增强实体企业对于期货工具的认识和理解。
四是进一步形成了“请进来、走出去”的良好交流氛围。2023年,公司更加重视调查研究工作,重视与优秀同行、标杆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的交流互动,公司领导以上率下,努力营造友好互鉴的工作氛围,“利他共赢、益他共荣”的经营理念和“以人为本、以邻为师、以史为鉴”的经营哲学践行有力。
五是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2023年,公司顺利举办创立3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在与第三方媒体合作方面进行了新的有益尝试,外宣渠道进一步丰富;公司首本企业文化内刊《期望》如期推出;员工对企业文化活动的参与度显著提升;员工合理化建议渠道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公司在期货行业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巩固扩大,品牌形象受到了客户和市场的广泛认可。2023年,公司在交易所和媒体组织的各类权威评选中获得荣誉超100项,包括“中国最佳期货公司”“中国期货市场三十年华章奖”“金融系统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年度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奖”等。
公司具有强大的股东背景,股东单位中信建投证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证券公司,注册地北京,注册资本77.57亿元,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设有300余家证券分支机构,并设有5家子公司。2016年12月9日,中信建投证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66.HK;2018年6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1066.SH。中信建投证券在为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提供优质专业的金融服务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声誉。2020年,成为中国证监会6家并表监管试点券商之一。
2023年是公司成立30周年和坚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之年。围绕“增强信心 迎难而上 坚定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工作部署,聚焦做大客户权益规模、增强机构客户有效性、提升客户服务能力等发展难题,以“科技赋能、内外协同、精细化管理”为三大抓手,各项重点工作按照既定规划稳步推进,各主要业务板块持续向好发展。重点工作取得以下成效:
一是行业地位得以进一步提升。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保持行业前10名并显著进位;在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级中,连续第四年保持行业最高级别的A类AA级。
二是破解发展难题取得一定成效。2023年,公司聚焦“提升客户权益规模排名、增强机构客户有效性、全面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三大难题,科学破局,实现客户权益规模的排名进位,机构客户粘性进一步增强,在组织结构优化、精细化管理加持下,客户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三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举措更加有力。2023年,公司着力加强总部职能部门、子公司与各分支机构的联动,从组织架构、业务协同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优化,服务实体企业更加注重质量并举。经纪业务方面,公司有交易的产业客户数量显著增长;期现业务更加突出解决产业客户的实际需求,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全年期现业务累计服务实体企业123家,包含中小微企业82家,中小微企业购销总金额11.40亿元。场外期权业务规模显著扩张,“保险+期货”和一般企业场外业务规模均实现成倍增长。投教基地面向产业客户举办线上线下活动195场,覆盖企业数超500家,覆盖16.2万人次;开设企业风险管理系列培训课程26门,为产业客户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体系,增强实体企业对于期货工具的认识和理解。
四是进一步形成了“请进来、走出去”的良好交流氛围。2023年,公司更加重视调查研究工作,重视与优秀同行、标杆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的交流互动,公司领导以上率下,努力营造友好互鉴的工作氛围,“利他共赢、益他共荣”的经营理念和“以人为本、以邻为师、以史为鉴”的经营哲学践行有力。
五是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2023年,公司顺利举办创立3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在与第三方媒体合作方面进行了新的有益尝试,外宣渠道进一步丰富;公司首本企业文化内刊《期望》如期推出;员工对企业文化活动的参与度显著提升;员工合理化建议渠道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公司在期货行业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巩固扩大,品牌形象受到了客户和市场的广泛认可。2023年,公司在交易所和媒体组织的各类权威评选中获得荣誉超100项,包括“中国最佳期货公司”“中国期货市场三十年华章奖”“金融系统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年度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奖”等。
年度经纪业务收入及同比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