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数据:6.43亿元
2023年数据:6.41亿元
增幅:-0.52%
2023年公司实行从严新签政策、设定续签权益考核标准、严格执行合同失效考核、降低居间人数量,间接影响经纪业务收入。
2023年数据:6.41亿元
增幅:-0.52%
2023年公司实行从严新签政策、设定续签权益考核标准、严格执行合同失效考核、降低居间人数量,间接影响经纪业务收入。
年度净利润及同比增幅
2022年数据:2.11亿元
2023年数据:1.87亿元
增幅:-11.25%
2023年度期货行业市场整体下降。
2023年数据:1.87亿元
增幅:-11.25%
2023年度期货行业市场整体下降。
保证金与净资本情况
保证金:2022年数据(日均权益):78.48亿元
2023年数据(日均权益):86.54亿元
增幅(日均权益):10.27%
净资产:2022年数据:7.17亿元
2023年数据:8.18亿元
增幅:14.08%
2023年数据(日均权益):86.54亿元
增幅(日均权益):10.27%
净资产:2022年数据:7.17亿元
2023年数据:8.18亿元
增幅:14.08%
经纪业务方面有哪些创新
为助力我省“肉牛振兴”,切实保障肉牛养殖主体经营收益,提升肉牛养殖积极性,在肉牛期货还未上市的情况下,经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组织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开展多次研讨,最终设计通过上市期货品种拟合肉牛价格指数的方式构建肉牛价格保障方案。公司积极响应安徽省“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和省领导批示精神,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在利辛县成功落地全国首单肉牛价格指数“保险+期货”项目,保障金额1198.72万元。在裕安区开展皖西大白鹅饲料“保险+期货”项目。
自荐综述
一、影响力方面:
徽商期货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6年2月,是安徽省第一家期货公司,是安徽省属国有全资大型流通企业徽商集团旗下企业。时任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汪洋同志亲自揭牌并亲笔题词:“来之不易,精心操作,循序渐进,按法经营,逐步壮大,繁荣经济”。
公司作为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基金业协会、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会员单位,拥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以及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交易结算会员资格,具有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以及基金销售业务资格。
自2007年以来,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郑州、杭州、武汉等城市设立27家分支机构(6家分公司,21家营业部)。公司员工600余人,其中交易型人才47人;技术型人才71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百余人。
公司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徽丰实业(上海)有限公司。公司现有客户数量超27万(截至2024年4月30日)。
2023年,徽商期货全年利润总额2.5亿元;成交量3亿余手,行业占比约1.9%,排名第9,较上年同期进步2名。2023年末,客户总数超过26万人,公司活跃客户数84837个。2023年,公司分类评价连续三年获得A类A级。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储进作《徽商期货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调查研究》获中国金融政研会2023年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优秀调研成果优秀奖。公司在期货日报组织的第十八届全国期货(期权)实盘交易大赛中,荣获郑商所期权专项奖及广期所工业硅专项奖,参赛客户人数指标均排名第一,且第二名指标与公司相差近半。公司荣获2023年上期所“提升期权市场运行质量”一等奖、期权推广先锋奖、客户开发优胜奖、上期所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一等奖、2023年大商所优秀会员、期权市场服务及投资者教育服务优秀会员等多项荣誉;公司合肥营业部获得上期所期权推广活动优秀营业部奖,研究所个人在上期所2023年优秀分析师(团队)评选中分别获得优秀宏观分析师、优秀期权分析师、优秀黑色金属分析师、新锐分析师荣誉。开展投资论坛234场,总观看人数约30万人次。2023年,公司深入产业企业、投资机构调研200余家,形成调研报告40篇。发布《产业服务案例汇编》,积极筹办及参加现货行业会议,上海徽丰公司基差贸易累计现货总量排名行业第二。积极服务产业客户参与交割业务,全年为32家法人客户办理了交割业务,为5家企业办理了上海电子仓单系统。办理交割货款超1亿元,仓单充抵金额8700万元,仓单转让货物金额9亿余元,没有一起交割违约情况发生。
为助力我省“肉牛振兴”,切实保障肉牛养殖主体经营收益,提升肉牛养殖积极性,在肉牛期货还未上市的情况下,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组织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开展多次研讨,徽商期货积极参与实地走访、研讨及设计过程,最终设计通过上市期货品种拟合肉牛价格指数的方式构建肉牛价格保障方案。后公司积极响应安徽省“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和省领导批示精神,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在利辛县成功落地全国首单肉牛价格指数“保险+期货”项目,保障金额1198.72万元。在裕安区开展皖西大白鹅饲料“保险+期货”项目。
二、盈利能力方面:
2023年,公司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11.25%;净资产收益率18.84%。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66.79亿元,利润总额2.5亿元。截至12月末,公司客户日均权益86.54亿元,同比增长8.06%;成交量3.18亿手,行业占比1.87%,排名第9,较2022年同期进步2名;新开客户31299个,再创新高,客户总数26.28万个。全国期货行业总成交量同比增长25.6%,公司成交量同比增长26.8%;期货行业总成交额同比增长6.28%,公司同比增长8.52%,成交量及成交额增幅均高于行业水平。
三、管理水平方面:
1.不断完善内部治理体系
近年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实施意见》精神,持续优化股权结构并完善“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不断完善公司《章程》。明确公司治理的规范和要求,公司党委对“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前置研究,董事会或经理层作决定。设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公司经营领导班子严格执行股东(会)、董事会的决议。公司董事会成员为5人,其中外部董事3人;公司监事会成员为3人,其中监事会主席1人。2023年,公司召开股东会(股东决定)7次,召开董事会9次,召开监事会1次;董事会审议议案42项,董事会下设各委员会召开会议18次,审议议案30余项。
2024年4月,公司为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和风险保障能力,通过将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方式,将注册资本由4.1亿元增加到7.6亿元。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和增强传统业务、开展创新业务、开发创新产品、提高抗风险能力等,公司拟发行规模2亿元3年期次级债,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以抓住行业新一轮发展机遇。为有效管理声誉风险,进一步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公司还建立了《声誉风险管理办法》。5月,公司以开展职工投资持股企业违规业务往来专项排查和员工兼职情况自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员工廉洁从业管理,推动公司经营业绩、合规运营等各项指标健康发展。
2.公司主要经营指标稳步增长
公司自1996年2月成立至今,已逐步发展成为徽商集团重要组成部分和盈利板块。2017年以来,公司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净资产收益率在全国期货行业排名前列,分类评价连续三年达到A类。主要经营指标从2008年以来排在安徽省第一。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66.79亿元,利润总额2.5亿元。截至12月末,公司客户日均权益86.54亿元,同比增长8.06%;成交量3.18亿手,行业占比1.87%,排名第9,较2022年同期进步2名;新开客户31299个,再创新高,客户总数26.28万个,其中活跃客户数84837个。全国期货行业总成交量同比增长25.6%,公司成交量同比增长26.8%;期货行业总成交额同比增长6.28%,公司同比增长8.52%,成交量及成交额增幅均高于行业水平。
3.坚持科技创新,为客户交易提供安全的保障
成立“一站、一所、一中心、两基地”,即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所、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投资者教育基地和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不断强化技术中心研发能力,赋能客户服务。
(1)徽商期货综合App。徽商期货自主研发综合App,采用全新的UI设计,具备为投资者免费提供郑商所、上期所五档行情及外盘行情,支持个性化定制开发,满足客户一站式交易、开户、投教、业务办理等需求,基于成熟稳定框架自主研发,具有更加稳定和安全的交易环境,支持多种设备和操作系统平台,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期货交易。
(2)智能投研平台。为了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优化传统投研工作流程,完善公司投研体系和客户服务体验,公司坚持以金融科技助力衍生品发展为主线,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研发了一站式投研资讯平台-徽商期货智能投研平台。智能投研平台能够为产业客户、机构客户提供全面、及时、高效的研究服务。
(3)数据中台。通过将多源异构的数据整合资产化,实现数据的共享和统一管理。通过构建完善的用户标签体系和用户画像,实现精细化运营。
(4)直播推广与引流。将投资者教育、市场动态分析和投资策略分享有机结合。直播内容涵盖期货基础知识、交易策略、风险管理等方面,旨在帮助投资者提升投资技能和增强风险意识。
4.构建完备的风险管理框架,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1)构建完备的风险管理框架
建立全面、系统的组织管理体系,从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到经营层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指导具体的风险管理工作,由风险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全面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各类潜在风险。制定全面风险管理基本制度,并依制度对公司经纪业务、财富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业务等主要业务细化管理要求,完善业务条线风险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反洗钱、营销宣传、声誉(舆情)管理、安全生产等重点管理领域的制度建设,保障公司风险管理的规范性,维护公司稳健运行。
(2)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具体举措
公司按照人民银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积极履行各项反洗钱义务职责。近年来,公司持续开展高风险客户管控,不断完善洗钱风险评估指标,积极组织反洗钱文化建设年主题活动等相关工作。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做到风险管理的全覆盖。依照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从风险识别、评估到风险监控、预警以及风险应对处置的全流程管理机制。公司结合经营实际,开展年度重大风险评估及研判,明确当年度重点风险防控目标,并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重点风险防控举措。开展压力测试,评估风险抗压能力。履行投资者保护职责,加强客户识别和管理金融风险的能力。
徽商期货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6年2月,是安徽省第一家期货公司,是安徽省属国有全资大型流通企业徽商集团旗下企业。时任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汪洋同志亲自揭牌并亲笔题词:“来之不易,精心操作,循序渐进,按法经营,逐步壮大,繁荣经济”。
公司作为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基金业协会、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会员单位,拥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以及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交易结算会员资格,具有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以及基金销售业务资格。
自2007年以来,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郑州、杭州、武汉等城市设立27家分支机构(6家分公司,21家营业部)。公司员工600余人,其中交易型人才47人;技术型人才71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百余人。
公司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徽丰实业(上海)有限公司。公司现有客户数量超27万(截至2024年4月30日)。
2023年,徽商期货全年利润总额2.5亿元;成交量3亿余手,行业占比约1.9%,排名第9,较上年同期进步2名。2023年末,客户总数超过26万人,公司活跃客户数84837个。2023年,公司分类评价连续三年获得A类A级。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储进作《徽商期货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调查研究》获中国金融政研会2023年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优秀调研成果优秀奖。公司在期货日报组织的第十八届全国期货(期权)实盘交易大赛中,荣获郑商所期权专项奖及广期所工业硅专项奖,参赛客户人数指标均排名第一,且第二名指标与公司相差近半。公司荣获2023年上期所“提升期权市场运行质量”一等奖、期权推广先锋奖、客户开发优胜奖、上期所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一等奖、2023年大商所优秀会员、期权市场服务及投资者教育服务优秀会员等多项荣誉;公司合肥营业部获得上期所期权推广活动优秀营业部奖,研究所个人在上期所2023年优秀分析师(团队)评选中分别获得优秀宏观分析师、优秀期权分析师、优秀黑色金属分析师、新锐分析师荣誉。开展投资论坛234场,总观看人数约30万人次。2023年,公司深入产业企业、投资机构调研200余家,形成调研报告40篇。发布《产业服务案例汇编》,积极筹办及参加现货行业会议,上海徽丰公司基差贸易累计现货总量排名行业第二。积极服务产业客户参与交割业务,全年为32家法人客户办理了交割业务,为5家企业办理了上海电子仓单系统。办理交割货款超1亿元,仓单充抵金额8700万元,仓单转让货物金额9亿余元,没有一起交割违约情况发生。
为助力我省“肉牛振兴”,切实保障肉牛养殖主体经营收益,提升肉牛养殖积极性,在肉牛期货还未上市的情况下,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组织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开展多次研讨,徽商期货积极参与实地走访、研讨及设计过程,最终设计通过上市期货品种拟合肉牛价格指数的方式构建肉牛价格保障方案。后公司积极响应安徽省“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和省领导批示精神,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在利辛县成功落地全国首单肉牛价格指数“保险+期货”项目,保障金额1198.72万元。在裕安区开展皖西大白鹅饲料“保险+期货”项目。
二、盈利能力方面:
2023年,公司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11.25%;净资产收益率18.84%。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66.79亿元,利润总额2.5亿元。截至12月末,公司客户日均权益86.54亿元,同比增长8.06%;成交量3.18亿手,行业占比1.87%,排名第9,较2022年同期进步2名;新开客户31299个,再创新高,客户总数26.28万个。全国期货行业总成交量同比增长25.6%,公司成交量同比增长26.8%;期货行业总成交额同比增长6.28%,公司同比增长8.52%,成交量及成交额增幅均高于行业水平。
三、管理水平方面:
1.不断完善内部治理体系
近年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实施意见》精神,持续优化股权结构并完善“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不断完善公司《章程》。明确公司治理的规范和要求,公司党委对“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前置研究,董事会或经理层作决定。设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公司经营领导班子严格执行股东(会)、董事会的决议。公司董事会成员为5人,其中外部董事3人;公司监事会成员为3人,其中监事会主席1人。2023年,公司召开股东会(股东决定)7次,召开董事会9次,召开监事会1次;董事会审议议案42项,董事会下设各委员会召开会议18次,审议议案30余项。
2024年4月,公司为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和风险保障能力,通过将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方式,将注册资本由4.1亿元增加到7.6亿元。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和增强传统业务、开展创新业务、开发创新产品、提高抗风险能力等,公司拟发行规模2亿元3年期次级债,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以抓住行业新一轮发展机遇。为有效管理声誉风险,进一步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公司还建立了《声誉风险管理办法》。5月,公司以开展职工投资持股企业违规业务往来专项排查和员工兼职情况自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员工廉洁从业管理,推动公司经营业绩、合规运营等各项指标健康发展。
2.公司主要经营指标稳步增长
公司自1996年2月成立至今,已逐步发展成为徽商集团重要组成部分和盈利板块。2017年以来,公司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净资产收益率在全国期货行业排名前列,分类评价连续三年达到A类。主要经营指标从2008年以来排在安徽省第一。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66.79亿元,利润总额2.5亿元。截至12月末,公司客户日均权益86.54亿元,同比增长8.06%;成交量3.18亿手,行业占比1.87%,排名第9,较2022年同期进步2名;新开客户31299个,再创新高,客户总数26.28万个,其中活跃客户数84837个。全国期货行业总成交量同比增长25.6%,公司成交量同比增长26.8%;期货行业总成交额同比增长6.28%,公司同比增长8.52%,成交量及成交额增幅均高于行业水平。
3.坚持科技创新,为客户交易提供安全的保障
成立“一站、一所、一中心、两基地”,即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所、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投资者教育基地和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不断强化技术中心研发能力,赋能客户服务。
(1)徽商期货综合App。徽商期货自主研发综合App,采用全新的UI设计,具备为投资者免费提供郑商所、上期所五档行情及外盘行情,支持个性化定制开发,满足客户一站式交易、开户、投教、业务办理等需求,基于成熟稳定框架自主研发,具有更加稳定和安全的交易环境,支持多种设备和操作系统平台,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期货交易。
(2)智能投研平台。为了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优化传统投研工作流程,完善公司投研体系和客户服务体验,公司坚持以金融科技助力衍生品发展为主线,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研发了一站式投研资讯平台-徽商期货智能投研平台。智能投研平台能够为产业客户、机构客户提供全面、及时、高效的研究服务。
(3)数据中台。通过将多源异构的数据整合资产化,实现数据的共享和统一管理。通过构建完善的用户标签体系和用户画像,实现精细化运营。
(4)直播推广与引流。将投资者教育、市场动态分析和投资策略分享有机结合。直播内容涵盖期货基础知识、交易策略、风险管理等方面,旨在帮助投资者提升投资技能和增强风险意识。
4.构建完备的风险管理框架,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1)构建完备的风险管理框架
建立全面、系统的组织管理体系,从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到经营层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指导具体的风险管理工作,由风险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全面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各类潜在风险。制定全面风险管理基本制度,并依制度对公司经纪业务、财富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业务等主要业务细化管理要求,完善业务条线风险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反洗钱、营销宣传、声誉(舆情)管理、安全生产等重点管理领域的制度建设,保障公司风险管理的规范性,维护公司稳健运行。
(2)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具体举措
公司按照人民银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积极履行各项反洗钱义务职责。近年来,公司持续开展高风险客户管控,不断完善洗钱风险评估指标,积极组织反洗钱文化建设年主题活动等相关工作。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做到风险管理的全覆盖。依照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从风险识别、评估到风险监控、预警以及风险应对处置的全流程管理机制。公司结合经营实际,开展年度重大风险评估及研判,明确当年度重点风险防控目标,并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重点风险防控举措。开展压力测试,评估风险抗压能力。履行投资者保护职责,加强客户识别和管理金融风险的能力。
年度经纪业务收入及同比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