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9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析师:金融量化策略] 政策托市下,早籼稻后市或稳中上涨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0

广播

6

听众

0

好友

Rank: 4

积分
74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4:4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月份以来, 随着国内早籼稻的集中上市,郑州商品交易所早籼稻期货价格屡创新低,期价自2400元/吨一线回落,跌幅超过10%。为保护农户利益,国内五主产区已全部启动早籼稻托市收购。与早籼稻价格持续低迷不同,晚籼稻走势相对强劲,自7月初上市以来,期价走势偏强,临储拍卖成交也相对较好。展望后市,在国内政策托市和消费旺季即将到来的共同影响下,预计后市国内籼稻期货价格将在平稳中略有上涨。
今年早籼稻总产量有所下降
7月份以来,国内籼稻产区出现干旱。不过从湖南、湖北两省的实际状况来看,干旱影响暂时不大。据湖北省农业厅公布的信息,截至8月4日,湖北省水稻等农作物受旱面积790多万亩,其中严重受旱260多万亩。据了解,此次旱情主要发生在鄂北地区,而该省水稻产区集中在江汉平原和鄂州,因此,实际旱情对稻谷生产整体影响不大。不过,由于种植面积以及单产的减少,今年早籼稻总产量也有所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14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5795千公顷(8692.5万亩),比2013年减少9.4千公顷(14.1万亩),下降0.2%;全国早稻单位面积产量5868.9公斤/公顷(391.3公斤/亩),比2013年减少12公斤/公顷(0.8公斤/亩),下降0.2%;全国早稻总产量3401万吨(680.2亿斤),比2013年减产12.5万吨(2.4亿斤),下降0.4%。
从江西和湖南部分粮食主产县早稻成本收益调查情况看,今年早稻亩均现金收益比上年增加12.8%,但是亩均利润比上年增加30.7%。早稻种植利润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化肥价格下降。2014年上半年,尿素、钾肥、磷肥价格分别比2013年同期下降24.5%、20.8%以及19.9%。因此,农民种植早稻的收入是有保障的。
早籼稻集中上市,托市收购预案启动
近期国内早籼稻进入集中收购期,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收购进度有所放缓。主要因早稻生长期间遭受连阴雨,温度偏低,早稻生长期延长,从而成熟期也相对延迟,以致收获期也较上年推迟了7-10天左右。由于早稻收获延迟,新稻上市也相应推迟。此外,从收购结构上来看,收购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民营的贸易商以及加工企业采购谨慎,也导致早稻收购进度明显慢于去年同期。
由于上市期间市场收购价格低于国家规定的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格水平,符合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条件,7月21日,湖北率先启动早籼稻托市收购,7月28日,江西、湖南、安徽三省同时启动早籼稻托市收购。虽然今年早稻托市预案发布较去年提早了一个半月,不过由于新稻上市延迟,因而托市预案启动也相应推迟。至8月8日,湖北、安徽、江西、湖南和广西5省已全部启动了2014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而值得关注的是,去年没有启动早稻托市收购的广西省因收购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也于本月8日启动了托市收购。根据国家粮食局数据,截至8月15日,江西共计收购最低收购价早籼稻109.4万吨,占全国早籼稻托市收购量的61.2%。综合湖南省的收购情况,预计目前两省收购总量超过全国政策性早稻收购总量的85%。
随着托市收购的全面启动,早稻收购价格也逐步回稳,在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的提振下,部分地区市场价向托市价靠拢,具有国家政策性早稻收购资格的粮库和代收点的收购价均达到了1.35元/斤。不过,稻谷收购价走强、大米市场价疲软,“稻强米弱”现象让不少粮食加工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加工企业入市收购早稻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今年中储粮规模可能进一步增加,早稻市场仍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政策市。
中晚籼稻市场供应偏紧,后市行情依然坚挺
为缓解仓容紧张矛盾,加快消化库存稻谷压力,自5月21日开始,临储稻谷拍卖工作重新启动。由于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加上对稻米后市走势仍较谨慎,市场主体参与拍卖热情不高,临储稻谷拍卖成交率较低,流拍现象较为普遍。
随着新早稻的上市,临储早稻更是以流拍收场。只有临储中晚籼稻的成交相对较好,成交率基本上处于20%以上的水平,主要因为二季度以来,农户存粮快速下降,中晚籼稻市场逐步进入青黄不接阶段,供应逐渐趋于偏紧。虽然储备稻谷不断轮出,但轮出的主要是早籼稻,早稻市场因而受到压制较多,而中晚籼稻轮出量不大,对市场影响也相对较轻。
目前距新中籼稻上市还有一个多月,农户库存中晚籼稻日趋见底,市场粮源青黄不接的状况短期难以缓解,预计晚籼稻行情仍有可能处于稳中有涨的格局。
整体来看,8月份进入早籼稻收购高峰,受仓容压力影响,预计早籼稻收购进度或受到一定阻碍,但在国家规定的收购价格高出市场价格的前提下,早籼稻市场行情或略有上涨。随着中秋节临近以及大中院校即将开学,经销商备货力度增大,市场活跃程度日趋增强,大米市场需求将有所恢复,企业开工率也将随之提高,带动中晚籼稻市场需求。但由于目前市场粮源主要来自于储备库的轮换或拍卖,企业库存较低,且储备轮换总量下降,因而预计后市晚籼稻市场将维持坚挺态势。
瑞达期货研究院:林静宜
备注:本文于2014年8月25日发表于文华财经研究报告版块

政策托市下,早籼稻后市或稳中上涨.doc

167.5 KB, 下载次数: 1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5-7-20 12:26 , Processed in 0.592800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