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策略(详细图表可查看附件详细报告2016.1)
核心逻辑:
1、PTA与聚烯烃产能投放周期的错配:PTA产能投放末期;PP产能增速顶峰是2014-2016年;PE产能顶峰在2015-2017年。
2、产业利润差异:PTA目前利润总体维持盈亏平衡或亏损(大厂略有盈利),亏损已持续许久;
聚烯烃相当长一段时间利润丰厚;
PP前期价格已打至煤化工成本,目前丙烷、丙烯、石脑油制PP均有利润。
主流煤制PE、石脑油制PE均有利润,且较高。
相比较而言,PP整体利润较低,PE整体利润较高。
中长周期策略:
1、多PTA空聚烯烃 2、多PP空PE
三、风险点
多PP空PE套利风险点 1、在于产能投放的不确定性,如果国内煤化工(或过国内PDH)后续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利好该策略,但如果是北美、印度、中东等乙烷裂解
产能不及预期则利空该策略。
2、需求的差异性,如果PE需求明显好于PP,则会利空该组合,反之,如果PP因为目前具备的经济性对于PE,甚至其他的树脂品种具备优
势,可能会扩大PP的用途,提供需求,利多该组合。
多PTA空聚烯烃套利风险点 1、聚烯烃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2、PTA老装置复产,新装置投产,并且开工保持高负荷;
3、PTA产业链PX端出现成本塌陷(PX处于产能投放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