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背景:本次生猪调研围绕东北地区展开,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四大产区之一,又作为调出大省,且散户占比较高的地区,本次调研具有较强代表性。 调研结论:(1)从补栏仔猪来看,受市场看好后市行情,集团厂外采仔猪、前期冬季疫情爆发干扰仔猪供应、市场仔猪供应源较少等因素影响,近期仔猪价格不断上涨。展望后市,当前补栏群体主要以集团厂为主,而散户补栏相对谨慎。3-4月份,随着仔猪补栏旺季的到来,散户对于仔猪需求逐步释放,仔猪价格可能进一步推高。 (2)从二次育肥来看,当前散户二育开始零星入场,上周比上上周明显增加。初步估计当前二育体量在总量10%左右。目前二育价格相比屠宰价格高出0.2-0.4元,二育入场越多,猪价支撑越强。展望后市,主要二育群体计划在3月中下旬-4月初入场,主要判断五一之后涨幅更明显,这可能增加5月之后的阶段供应量,猪价涨幅或低于预期。未来,二育群体整体只会增不会少,将来二育对于生猪价格的波动影响对越来越大。 (3)从屠宰利润来看,大部分屠宰场目前处于亏损状态,少有屠宰企业做到有毛利,甚至有净利的情况。目前绝大部分的屠宰企业开始分割入库,但是比例仍然较小。展望后市,上周猪价企稳反弹,拉高了冻品成本,宰量再次缩量,冻品入库行为有所减缓。若未来猪价企稳不跌,持续上行,冻品入库或停止;若未来猪价重新下行,回到14元附近,我们认为冻品入库行为或再次开启,给价格支撑。在长期亏损的背景下,未来屠企将逐步走向供应链一体化,布局上游养殖,保全公司利润。 (4)从疫情情况来看,辽宁疫情情况比黑龙江更严重。爆发时间主要集中在2022年11月-2023年1月,当前疫情基本清理干净,已经过了疫病高发时期。对应影响的母猪和仔猪可能会影响到未来4个月左右,以及10个月以后的出栏量。由于各个体重段均会不同程度的受到猪病的影响,预计出栏量不会出现断档,而是整体有所缩量。 (5)从市场养殖结构来看,散户在近两年退出较多,在40-50%左右比例。但不排除退出的散户当中有20%回到企业中来,给企业代养。本次调研走访下来,我们发现当前很多散户厂是空的,养殖规模在2000-5000头的散户,1-2个月之后有可能再次和企业合作;养殖规模在20-50的小散户,可能将会被永久出清。展望后市,未来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规模厂将占据更强的话语权。
|